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外商直接投资数额不断上升,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我国经济由于大量的资本涌入而持续增长,国际贸易规模也因此得到扩张。外商直接投资在实体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强,直接创造与间接拉动大量就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问题。“一带一路”核心是加快向西开放的步伐,提高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促进内陆和向西开放,使中西部地区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为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供重大机遇。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西部,边境线长达4261公里,有19个对外开放口岸,是国家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是中国与蒙古国和俄罗斯区域经济合作的门户。内蒙古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起点较低而且发展速度缓慢,但近几年,内蒙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不断上升。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就业率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比较低,作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就业问题一方面是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问题。因此,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是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其次通过对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和内蒙古就业数量现状与就业质量现状的分析来提出问题;再次使用Eviews软件分别对内蒙古就业数量、质量与外商直接投资进行VAR分析和内蒙古就业数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分析;最后在前文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结论——在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内蒙古就业数量产生挤出效应,但在长期,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产生创造效应: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应持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创新吸引外资方式;引导外资合理流向我区三次产业;在我区12盟市中合理分配外商直接投资资源;提高就业人员素质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今年两会上我国通过了《外商投资法》,建立和完善了外商投资促进机制,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开、公平和透明的外商投资环境,我区应该更好的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正向效应,从而促进我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