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河口是辽河在辽宁省盘锦市的入海口,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大量陆源碎屑物每年由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四省区沉积。碎屑沉积物记录着河口区物源变动,古气候变化以及河流改道、地貌演化等相关信息,对于辽河口地区主要入海河流辽河、大凌河沉积物的时空分布的研究以及近现代河口区源-汇体系的建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辽河中下游和大凌河地区采集的20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重矿物分析、单矿物锆石挑选与形态分析,得到辽河和大凌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重矿物特征,确定了辽河、大凌河不同河段的物源判别指标。对辽河口海岸平原的3个钻孔共30件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重矿物特征矿物、重矿物指数和单矿物锆石分析,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了年代学框架。根据钻孔样品的重矿物含量特征应用Q型聚类分析垂向分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河流物源判别指标对辽河口近代沉积物做物源分析,并探讨河流改道、海岸线变迁与物源变化的影响。主要认识如下:(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下游重矿物组合为钛铁矿-绿帘石-磁铁矿-石榴石,中游重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帘石-钛铁矿-角闪石,锆石多透明、浅粉色。大凌河下游重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中游重矿物组合表现为钛铁矿-磁铁矿-石榴石-绿帘石,上游重矿物组合表现为磁铁矿-石榴石-褐铁矿-钛铁矿,锆石多紫红色、浅粉色,磨圆度分选性较差。(2)结合前人研究及区域地质图对河流表层样品做物源分析:辽河中游沉积物主要受上游老哈河物源区影响,下游沉积物受中上游流域、东辽河以及局地影响。大凌河中游沉积物来源于牤牛河和上游流域母岩,下游沉积物受细河影响。(3)根据研究区LH24、LH40、LH48钻孔的重矿物含量分带结合年代学框架可将近400年来辽河口物源变化分为两带,1896年辽河贯通是重要的时间节点。此前钻孔样品主要来源于大凌河,辽河贯通后辽河物质占比明显增高。大凌河近400年河道多次摆动,近大凌河口钻孔样品碎屑矿物组成复杂,规律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