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本课题在汲取古人有关冠心病论述的精髓和充分利用现代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以现场调查的方式搜集冠心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体征、现代理化检测指标,通过研究信息、指标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中医证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证”与“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冠心病的中医现代化辨证体系,最终达到使冠心病辨证的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的目的。 研究方法: 以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706例冠心病病人的一般情况、四诊信息、体征、现代医学检测指标、临床诊断,了解该病种的证型分布,根据其得出的结果初步提出假设证型,然后对四诊信息、体征、现代医学检测指标与证型的相关性作出单因素的初步统计分析。接下来进行多因素分析,首先对四诊信息和所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并结合专业知识初步确定中医证型分为5类及每类所包含的四诊信息,此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四诊信息的五因子和六因子探索性因子分析,比较其结果确定五因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较为合适,并根据五个因子中每个因子中所包含的四诊信息及其载荷系数大小,将其归纳和命名为某一证型。然后分析每一个证型,选择与其相关程度高的四诊信息以证实性因子分析进行分析,根据其结果中每个四诊信息在此证型中载荷系数大小而确定每一个证型的主次症。最后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将中医四诊、体检指标、现代理化检测指标放在一起再进行五因子探索性因子分析、证实性因子分析以研究体检指标、现代理化检测指标与中医证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结果: 1)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血瘀阻证、心气虚弱证、痰浊内阻证、心气阴虚证、心肾阴虚证5个证型。 2)每个证型的主症和次症。 心血瘀阻证:主症:刺痛、痛处固定、涩脉、胸痛、舌紫暗、面色晦暗;次症:舌生瘀斑、舌苔薄、沉脉、舌下青筋、失眠。 心气阴虚证:主症:弱脉、口干、时作时止、遇劳则甚、舌边齿印、目眩;次症:少气懒言、盗汗、气短、舌苔薄、多梦、隐痛。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J自气虚弱证:主症:少气懒言、自汗、气喘、隐痛、沉脉、动则喘甚、舌胖、反复发作;次症:失眠、结脉、舌苔白、舌一苔薄、代脉、舌淡白、齿印、目眩、细脉。痰浊内阻证:主症:形体肥胖、痰白质粘、咳痰、滑脉、肢体困重、胸月副茜闷、舌苔厚、恶心、舌苔腻、口粘腻。次症:气短、气喘、目眩、舌胖。心肾阴虚证:主症:腰膝酸软、盗汗、耳鸣、舌苔少;次症:头晕、疲倦乏力、隐痛、舌红、细脉、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