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号稀疏表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na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滚动轴承作为机械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它的运行状态关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用合适的信号处理方法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是至关重要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包含两部分内容:故障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本文以新兴的信号处理方法-稀疏表示方法,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在故障特征提取方面,做了三方面改进:其一,通过稀疏表示方法和频域相关峭度相结合,将频域相关峭度引入字典构造环节,改进了字典构造的方式,利用频域相关峭度的值,在过完备字典中选择与故障特征最相似的原子,减少了匹配原子的数量,保证了稀疏表示方法的简洁性;其二,将改进的稀疏表示方法用于信号的去噪,去噪完的信号再进入小波包、EMD和EEMD中实现信号的二次去噪、重构和提取故障特征,改善了提取故障特征的效果;其三,对稀疏表示算法OMP算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改进的OMP算法-ROMP算法,提高了信号重构的能力。在模式识别方面,利用PSO算法对LS-SVM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优化的LS-SVM,大大提高了滚动轴承的故障分类准确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滚动轴承故障形成原因和故障机理。将稀疏表示方法和频域相关峭度相结合,得到改进字典构造方式下的稀疏表示方法,在频域相关峭度最大值的位置,确定被选原子。经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与传统的K-SVD结合OMP稀疏表示方法相比,在去噪、重构和提取故障特征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改进了OMP稀疏表示算法,得到ROMP算法。经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与OMP算法相比,提高了稀疏重构性能。将改进的稀疏表示方法用于信号的去噪和滤波,去噪完的信号再进入到小波包、EMD和EEMD中。经仿真和实验验证,与未经稀疏表示去噪的小波包、EMD和EEMD方法相比,提高了故障特征提取的能力。利用PSO算法对LS-SVM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参数输入到LS-SVM中训练,得到最佳的LS-SVM模型。经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与不经过优化的LS-SVM相比,大大提高了滚动轴承故障分类的准确率。最后,利用MATLAB GUIDE设计了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平台软件,实现了人机互动,具有实践意义。论文共有图102幅,表1个,参考文献67篇。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不断向中西部延伸。稳定可靠的铁路移动通信,是列车安全运行和乘客对外联系的重要保障,而铁路沿线的电波覆盖系统是铁路移动通信的基础。因此,如何实现铁路移动通信的高效电波覆盖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漏泄波导是铁路移动通信环境中的一类可靠的电波覆盖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传输损耗较低等优点。其中,椭圆漏泄波导因自身结构的可柔性化特质,具有可以连续长距离加工、应用中连
相控阵天线借助移相器,可以快速改变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方向,具有增益高,波束指向精确,波束无惯性,可实现高速移动目标跟踪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高速移动场景大规模阵列天线波束无线信道覆盖角度较窄,只能涵盖角度和时延扩展较小的反射路径,会显著影响无线信道的小尺度衰落特性。除此之外,随着目标的高速移动,无线信道还将呈现显著的动态性,因此研究高速移动场景无线信道测量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
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GSM-R网络,并且随着铁路高速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将5G移动通信技术引入铁路行业成为未来铁路通信系统的演进方向。支持高可靠、低时延、大容量及超高速移动适应性一直是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致力于达到的性能指标,然而,地形复杂多变、铁路沿线无线环境复杂、列车高速运行都给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可靠通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如何增强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可靠
由于云计算、移动网络、大数据等新兴宽带消耗型业务在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全球用户数据流量的需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进一步用于提高基于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SMF)传输系统容量的技术选择有限,并达到了收益递减的地步。现在通过光纤传输高光谱效率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一种提高频谱效率的方法是通过利用光纤中的空间自由度来实现。当前使用少模光纤(Few-mode Fiber,F
建立可靠性高的井下通信系统对于井下资源开采和利用以及提高井下工作的安全系数至关重要,同时分析井下弯曲巷道中的电磁波传播特性对提升井下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矩形弯曲矿井巷道中的电磁波反射场强,提出了适用于矩形弯曲矿井巷道的电磁波反射场强预测方法,包括井下L型巷道和折线型巷道中的电磁波反射场强预测以及影响因素,如收发点的位置和天线的发射频率等对接收点反射场强的影响。本文所取得的主要成
现阶段,弓网离线放电已成为导致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电磁兼容问题的主要骚扰源之一。弓网离线放电产生的电磁噪声频谱可以覆盖几乎全部车载设备的工作频段。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因其实时、高精度、全天候等特性而得到了广泛关注。鉴于卫星导航技术对比列车现有定位技术的优势,随着车载卫星导航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前景势必会更加广阔。以GPS天线为代表的车载卫星导航接收机天线作为本文所要研究的敏感
为了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效率,要求应急通信设备能够提供低时延、低丢包、高可靠、高带宽的应急通信保障服务。由于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广且通信容量较大,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考虑利用蜂窝网络作为应急通信的手段之一。但是移动环境下无线链路的带宽与设备到基站的距离相关,带宽不够稳定,而且无线链路容易发生丢包,单一蜂窝网络难以提供稳定的低丢包、高带宽的应急通信服务,特别是高带宽的实时视
微流控的液滴检测技术是微流控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疗等领域。目前微流控的液滴检测技术主要有电化学检测、质谱检测、光学检测等方法,受限于检测原理只能适用于特定的液滴检测,应用范围有限。面向目前微流控的应用中需要的低成本、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的检测技术。本文研究了微流控液滴光学检测方法及其光学检测系统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实现微流控中液滴的测速和尺寸测量分别提出了聚焦检测
传统互联网在服务质量、管控能力以及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正面临挑战,因此各种演进式或革新式的新型架构被提出。为了解决各种新型架构过渡融合的难题,智融标识网络通过将网络中的异构资源进行智慧融合,实现适配服务需求的协同调度。在网络组件层,利用多接口和多种协议栈实现数据包的多路径传输,搭建多路径跨协议传输体系模型,旨在实现带宽聚合以提升系统的网络资源利用率和传输效率。然而,由于不同路径的性能固有差异与动
智能物联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普及,随之而来的是其产生的海量数据。如何高效地存储、传输和处理这些数据是当下物联网进一步普及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将算力下放到系统边缘端,使终端具备本地数据处理能力,是目前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在传统的感知系统中,受限于冯·诺依曼架构,“功耗墙”和“存储墙”始终存在,与此同时,在终端上部署神经网络这类计算密集型算法,更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能耗瓶颈。持续智能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