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参与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状况及发展不仅影响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而且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目标的实现。因此,新时期要求我们在中国转型期这一特定背景下研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从转型过程中把握其概念及方式等基本问题。本文根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对转型期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发现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制约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因素进行深入解剖,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本文主体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对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西方政治参与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参与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我国转型期的特点及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首先对转型期进行概念界定;其次指出我国转型期社会发展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四个维度的特点;然后明确转型期给公民政治参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强调了转型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价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的利器,追求正义、平等的有效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第三部分论述了转型期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中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不平衡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不畅通;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低下;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功利性突出。在对问题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找出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及地区发展失衡的制约,二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的影响,三是政府及公职人员行为失范的影响,四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局限性,五是政治参与主体素质不高的限制。第四部分提出了构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想模式。该理想模式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渐进性发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维护政治系统合法性原则的指导下以期达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合法化、程序化、理性化、适度化的目标。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出现的具体问题,结合转型期的相关特点,提出了完善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二是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三是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四是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文化建设,五是拓展非传统的政治参与渠道,最后是培育成熟的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问题是目前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攻坚阶段,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理想参与模式,是目前我国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学界和政界普遍认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模式是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践行民主理念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所以,本文研究转型期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符合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