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重建与可能机制及血府逐瘀汤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rat,SHR)血管重建、可能机制及血府逐瘀汤的干预作用。 方法 20周龄SHR42只和同周龄Wistar大鼠6只随机分成4组:治疗前对照组(SHRc,n=12),SHR及Wistar大鼠各6只;阴性对照组(SHRNS,n=12),生理盐水(NS)10ml/kg.d灌胃;阳性对照组(SHRA,n=12),络活喜配制成0.5mg/ml的混悬液,3.4ml/kg.d灌胃;治疗组(SHRA+X,n=12):血府逐瘀口服液10ml/kg.d(含生药4.05g/ml)加用络活喜混悬液(3.4ml/kg.d)灌胃。先将治疗前对照组大鼠测压、处死后,取胸主动脉,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以碱性复红染平滑肌、Harris苏木素染平滑肌细胞核。光镜下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变化,并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别测定血管外径、内径、壁厚、管壁面积、壁厚/管腔内径、中膜平滑肌相对面积和10×10倍视野内紧贴血管内膜的一层平滑肌细胞核的个数。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HR及Wistar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基因表达。 灌胃8周后将SHRNS、SHRA及SHRA+X大鼠测压、处死,按前述方法再次检测各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前:①与Wistar大鼠比,SHR的血压显著升高(P<0.001)。胸主动脉外径、内径、壁厚、壁厚/内径、管壁面积、平滑肌的相对面积均显著大于Wistar大鼠,尤以血管壁增厚为最显著护<0.001)。相同大小视野中靠近胸主动脉内膜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核的数目较Wistar大鼠明显减少沪<0.001)。②光镜下观察可见SHR胸主动脉内皮下间隙增宽,内含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及数量不等的合成型平滑肌细胞,伴钙化。此时,靠近内膜侧的平滑肌细胞核数目明显增多。③与Wistar大鼠相比,SHR胸主动脉ET一1 mRNA、MMP一3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O.ol),LN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却显著低下(尸<0.01)。 治疗后:①与SHRC及sHRNS比,sHRA及sHRA+x血压明显下降(P<o .001)。②与SHRC比,SH琢S的血管壁明显增厚(P<0.OI),与SHRNS比,SHRA和SHRA+x的血管壁厚度变薄(六0.05)。③各组间动脉壁显微结构成分及动脉硬化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④与SHRC相比,SH琢S胸主动脉ET一1、MMP一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六0 .01或P<O.05),LN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六0.05);sHRA与SH凡+x胸主动脉ET一1、MMP一3、LN基因表达的差异与SHRC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RNS比,sHRA与sHRA+x胸主动脉ET一l、MMP一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六0 .05或P<O.ol),LN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或P<0.ol),且sHRA+x的胸主动脉ET一1、MMP一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更低(六0 .05),LN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更高(六0.05)。 结论①高血压时,受血管内腔压力升高的影响,胸主动脉管壁增厚,平滑肌大量集聚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肥大。由于血压升高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可诱发血脂正常情况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同时内皮细胞通过旁分泌ET一1促进VSMC增殖,并且由于单核细胞浸润,激活了MMP一3,MMP一3可能通过破坏基底膜的层粘连蛋白而使VSMC增殖,并向内膜迁移。由此可见,积极降压治疗是防治血管重建的最基本手段。本研究中SHRA在8周治疗后与SH琢S比,随着血压的显著下降,胸主动脉壁厚度降低,ET一1、MMP一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降低,LN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增高,也证实了此点。②本研究中,经8周治疗后,与SHRA相比,SH凡+x胸主动脉ET一1、MMP一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更低,LN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更高,此结果说明血府逐疲汤具有除络活喜降压作用之外的遏制血管重建的作用。③经8周络活喜或络活喜加血府逐癖汤治疗后,各组间动脉壁显微结构成分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无变化,说明短期治疗无法逆转已重建的血管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