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下,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严重的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电动汽车的使用将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将极大促进电动汽车的推广,有效化解能源和环境危机。此外,全球三大网络基础设施之一的能源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和产业经济布局,而充电设施作为其构架终端,是能源数据的流量导入口,新能源和互联网的交汇,将激发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因此,充电网络的建设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意义,不仅保障电动汽车的大力推广,也是国家能源革命战略的突破口,实现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对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定义及种类进行界定,通过分析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情况及充电设施建设情况,揭示我国充电设施建设速度明显落后的症结所在。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概括分析了充电设施商业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空间。其次,根据我国充电设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商业模式的完善是促进我国充电设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一结论,并结合时代发展特征,提出构建充电设施商业模式的四要素。考虑到我国现有机动车补充能源的主导模式是加油站模式,本文对加油站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在发展充电设施时套用原有加油站经营模式,虽不可行但可借鉴的结论,通过分析不同投资主体下的优劣势,得出充电设施的建设应该在混合投资主体下多元化发展。基于以上分析,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视角,分别阐述了在充电设施的建设期,企业可依靠众筹与合作方式共建充电设施;在充电设施的运营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五大管理盈利平台,实现数据产业三维度拓展;并且企业应形成基于充电网络的多平台跨产业的服务体系,构建车联网-互联网-桩联网-能源互联网四网融合的一体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