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顶板破碎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及锚杆支护适应性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lik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矿采深不断增加,巷道所处的应力和地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遇到地质构造带,巷道顶板常表现出破碎特征,传统锚杆支护方法难以确保巷道围岩稳定。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实验及现场监测的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深部顶板破碎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探讨了深部顶板破碎巷道特征并提出了巷道顶板破碎程度评价方法,研究了围岩破碎程度与锚杆支护有效性关系,并进行了深部顶板破碎巷道稳定性控制现场实验及应用,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顶板破碎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采用数值计算模拟了地应力、顶板岩层强度以及顶板节理性质等因素对巷道裂隙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顶板裂隙发育状况主要依赖于裂隙自身的力学参数,顶板节理强度越低,裂隙发育密度越大;顶板岩层强度对塑性区的扩展范围影响十分显著。(2)通过对钻孔结构面特征影像资料对比分析,将单位长度钻孔图像上的裂隙综合宽度作为评价围岩破碎程度的综合指标,提出巷道顶板破碎程度评价方法,并应用于现场巷道顶板破碎程度分析。结果发现,巷道顶板表面裂隙发育程度高,锚杆末端及顶煤与上部直接顶岩层交界处的结构面容易出现裂隙、离层。(3)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发现,锚杆的锚固作用在破碎围岩中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锚杆对破碎围岩支护适应性降低。在破碎程度较高的巷道围岩条件下,锚杆的支护效果不佳,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支护措施,形成联合协调支护形式,对顶板破碎巷道围岩进行有效控制。(4)对顶板破碎程度较高的巷道,浅部破碎顶板利用高强锚杆加固形成挤压加固承载结构,对深部巷道顶板采用“长锚索+短锚索”的布置方式来提高破碎围岩整体承载能力和浅部破碎顶板控制效果,对巷道表面破碎围岩采用金属网、钢筋梁等加强表面支护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围岩的整体性和围岩强度,可以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和维护围岩结构的稳定。
其他文献
从古至今,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全
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日益严重,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保护我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头等大事。世界各国都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战略角度出发,积极探寻发展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即脂肪酸甲酯(FAME),主要通过动植物油脂与短链醇酯交换反应获得,其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和可再生等诸多优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也被称为“阳光燃料”,是传统石化柴油的理想替代品。蓖麻油
轮轨黏着问题是轮轨接触研究的关键问题。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车轮和钢轨的磨耗愈加严重,低黏着现象也愈加频繁。轮轨黏着的控制是保证行车安全和保障铁路正常运营必须考虑的。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基于粗糙表面接触的轮轨黏着问题研究较少;且随着运行速度增加,库伦摩擦定律愈加难以刻画轮轨间的滚滑运动。传统的数值方法假定理想的轮轨接触表面是光滑的,即忽略表面粗糙度,将库仑摩擦定律应用于接触斑内的每一点。因此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医疗视频点播系统作为一种快捷的信息传播媒介,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构建点播功能完善、存储能力强的医疗视频点播系统
艺术体操在比赛中分为个人和集体两种比赛[1],个人项目技术水平的高低能够映射出这个国家的综合竞技实力。身体难度是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得分的主力军,但身体难度只有与器械技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在环境中有着很强持久性的污染物,具有相对较高的溶解性和极性。中国南海北部与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相邻,但是目前尚未有关于PFASs在中国南海近海地区垂直分布的报道,同时,关于新型PFASs在中国南海的报道尚是空白。PFASs被广泛地作为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滑雪蜡中,北京将
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开发用于整个可见光区域光吸收的高效有机染料仍然是最重要的科学挑战之一。然而,目前的两种主流分析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的综合过程
课堂话语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由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构成。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是学生获得二语输入的重要资源,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重要支撑。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
涡流管是一个简单的热力装置,它能够把压缩气体分离成冷热两股气流。由于它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不需要任何维修费用,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冷、制热、气体分离、空气除湿、天然气液化等领域。由于涡流管内流动结构复杂,关于它产生能量分离的原因至今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涡流管内清晰的速度分布以及流动结构对于解释这一现象是必不可少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可视化实验,在早期的研究中,他们通过往涡流管内注入染
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重要成员之一,由于其优越的材料特性,已经成为当下世界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的焦点。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工艺技术,通过调节不同气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