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长江水利委员会航测信息工程院“武汉市 IKONOS 遥感影像 3S 建设演示系统”为论文来源,在整个 3S 建设演示系统中核心部分是以 4D(DLG,DEM,DRG,DOM)产品入库,也是整个项目的难点部分, 4D 入库产品的生产及具体的入库十分的繁琐,工作难度大,是 GIS 系统实现的数据基础。数据库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因而我们又将该系统称为长江堤防数据库管理系统也一点也不过分,长江流域中下游堤防建设对长江流域的工农业生产、环境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以及防灾减灾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建立长江堤防数据库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航空摄应测量与卫星遥感新技术,GPS 定位技术,GIS 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性,也说明该论文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将围绕 GPS 定位技术在 4D 数据生产中的应用,入库数据生产与存储管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来展开。在数据库设计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即满足数据生产的规范性。充分利用 GPS 技术,利用现有国内外数据管理海量数据库技术,通过 ArcSDE 和 Oracle 数据库来存储管理,利用COM 组件技术,结合 Visual Basic ,Visual C++ ArcInfo(ArcMap)动态连接库技术开发堤防数据库管理系统。充分了利用长江水利委员会所管辖长江流域和掌握的长江水利地理信息,数据来源既有历史纸质地图数据,又有最新的美国遥感卫星数据 Ikonos,还有摄影测量航飞航片数据等等,数据丰富且种类众多。在国家大力开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今天,为保证数据生产的高精度,高效率,以及避免数据重复采集带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将已生产的数据,以数字化产品形式存放在大型数据库软件中,对于方便管理数据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对促进我国国家基础设施(NSID)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将围绕 GPS 定位技术在 4D 数据生产中的应用,入库数据生产与存储管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来展开。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 绪论 讲述了 3S 技术在水利堤防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3S 技术 在堤防管理与建设的目标,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二章 GPS 定位技术在 Ikonos 遥感影像测图中的应用。第三章 空间数据管理方式,主要讲述 ArcSDE+Oracle 存储空间数据的方式及其 特点。ArcSDE 如何高效率地访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的管理方式。第四章 堤防数据库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主要介绍系统整体设计流程及其系统框 架设计。<WP=7>第五章 堤防基础数据库设计,包括概念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等内容。第六章 堤防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主要讲述数据库系统所要达到的功能进行功能模块的设计。3S 堤防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如何实现 4D 产品的入库及数据的有效管理输入输出图形文件输出等等功能的具体实现。第七章 结束语,研究结论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