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小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对江苏省镇江市谏壁镇的调查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269a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力图通过对苏南小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调查,从社会学角度较全面了解该地区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状况,并从中发现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以及消费行为所表现的文化含义。 论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设计、研究内容及方法。从第二部分起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从消费需要、消费观念、消费选择和消费情感四个典型消费社会学研究视角设计具体的指标,对小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概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发现苏南小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受节俭、实用观念影响,整体呈现理智性特征,同时注重个人喜好。人们对消费行为的社会功能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认知,通过各种消费行为满足社会情感上的需求。 在了解概况的前提下,论文进而详细分析了不同群体消费行为的差异性,主要发现:性别差异:女性倾向于通过消费行为释放情感,男性倾向于通过消费建立人际关系。年龄差异:青年人看重消费情感发泄功能,看重商品符号价值;中年人求廉中理性最强;老年人讲究实用,注重亲情。职业差异:大部分职业群体忽视学习类消费行为;干部最看重对职业发展有利的消费行为;技术人员注重享受以及消费行为的炫耀性功能。论文第四部分提取具有社会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发现小城镇居民消费能力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受职业、年龄等影响,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不同,进而影响当前消费行为。人们与参照群体的相似程度和对参照群体的重视程度,对消费行为都有正面影响。对人们消费行为体现的文化内涵分析显示,品牌被赋予价值意义,规范具有理智性等。论文的第五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科尔沁是蒙古众多部落中开垦较早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牧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过程中不仅借鉴了周围民族文化的优点同时又创造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产
国营农场改革已经经历了29个年头,其经营方式、分配制度、投资体制和产权制度等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革。农垦职工下岗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垦系统改革和稳定的重大问题。本
随着农民流入城市的速度加快和滞留时间的延长,国内社会学界对农民工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对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的生存现状方面的研究已有了相当多的成果,但还没有全面研究农民工与市
社会发展的“属人性”、“属生活性”不断增长,生活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日益显露出与生产力相应的地位。然而,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已有的社会科学理论尚未将生活作为社会
本研究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坡子街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中的非平衡发展理论展开研究,发现(1)该区域内的不和谐因素体现了中国城市既有发展逻辑的普遍困境。(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虽
“五保”老人是中国农村最贫困、最需要得到社会关注的典型的弱势群体。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建立以来,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经历了农业合作社供养时期、乡统筹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