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原子掺杂氮化碳的设计制备及其锂硫电池隔膜改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30798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硫电池因其高理论比容量,正极活性物质硫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由于锂硫电池多电子反应过程的复杂性,尽管研究者在过去的十年中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工作,锂硫电池仍被一些固有的问题所困扰,如活性物质硫极差的电子传导性及其充放电循环中的体积膨胀,醚类电解液中多硫化物中间体的高溶解性所引发的穿梭反应等无不限制着它的商业化进程。
  本论文针对锂硫电池系统中多硫化物自由迁移所引发的活性物质流失,容量快速衰减等问题,以氮化碳为出发点,通过掺杂改性、复合等方式设计制备了系列对多硫化物具有强吸附性能的纳米材料修饰电池隔膜。旨在通过物理和化学双重作用抑制穿梭效应的发生以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气态模板法一步制备了具有不同硼掺杂量的g-C3N4纳米片(BCN),研究了其对锂硫电池的性能影响。硼掺杂不仅可以改变g-C3N4电子结构提升其电导率,同时,BCN中所形成的N-B键和高的N-C键可提升其对多硫化物的亲和性,有效地抑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结果表明硼含量为3.5at%的g-C3N4纳米片改性隔膜层所组装的锂硫电池表现出最佳的性能,0.5C电流密度下显示出1197.0mAhg-1的高放电比容量,500次循环后在1C电流密度下平均循环容量衰减率为0.09%。
  (2)利用双氰胺作为制备g-C3N4的前驱体,氧化石墨作为导电基底,在550℃惰性气氛下热解制备g-C3N4和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CNG)。探究了不同处理温度对CNG中g-C3N4后续掺杂的影响,两步法制备了一种二维B-g-C3N4和rGO复合材料(BCNG),将其直接抽滤作为锂硫电池隔膜改性层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400℃条件下制备的BCNG400修饰层对应锂硫电池表现出最佳的倍率和容量性能,在3C电流密度下表现出737.7mAhg-1放电比容量,0.5C电流密度下循环250圈后仍具有810.0mAhg-1比容量。
  (3)利用一步溶剂热反应制备的N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作为协同吸附导电载体负载硼掺杂氮化碳纳米点,制备了一种硼掺杂氮化碳纳米点/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BCND/N-rGO)。将其直接修饰于隔膜侧并组装锂硫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BCND/N-rGO修饰隔膜组装的电池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0.5C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仍具有858.3mAhg-1比容量。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与能源危机逐渐突显,以及CO2捕获技术与可燃冰开采技术的日益成熟,因此,运用光催化手段,将CO2和CH4转化成高位能物质,具有十分重大的环保意义和能源意义。
  本文中,通过向g-C3N4中引入金属氧化物,制备了非贵金属TNPs/g-C3N4与它的优化体系TiO2/TiC-g-C3N4复合改性光催化剂。通过各种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的表面形貌与物化性能,发现g-C3N4经过煅烧,其层状结构会发生剥落分解而形成纳米薄片结构,从而获得更大的比表面积与CO2的吸附能力。此外光学性能表征证
气体分离过程普遍存在于化工行业中,广泛用于解决温室效应的CO2捕获技术就涉及气体分离过程。这一过程的绝大多是气液反应过程,其中动力学的研究对于气液反应过程至关重要。为了能够理解和弥补研究中通常出现的对气液反应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本文以CO2捕获为实验出发点,研究了扩散和气相阻力对动力学测量的影响。
  从反应速率快慢的角度,本文以乙醇胺(MEA)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吸收二氧化碳(CO2)为例,在搅拌单元反应器中进行气液反应动力学测量实验。首先,在不同初始CO2分压下,对MEA和MDEA体系
氢能因热值高,无污染被称为21世纪最具前景的绿色能源,是替代化石能源,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氢能的高效储存和安全运输限制了氢能技术的发展。常温常压呈液态,具有4.4wt.%质量含氢量的甲酸,作为储氢材料可实现氢能的安全储存和稳定运输。但常温下,甲酸需在催化剂作用下才可释放氢气。本论文调研了近十几年来甲酸脱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针对催化剂载体及载体改性方面对负载型Pd基催化剂进行了优化改进,深入研究了催化剂的构效关系。
  论文以天然粘土矿海泡石为新型载体,利用硅烷偶联剂与无机材料间的偶联反应,采
硕士毕业后,我留在了北大工作,在业余时间用镜头记录燕园的风物成了我的爱好。这些风物从上学开始不知看了多少遍,但每次拍都觉得又有新的魅力。松鼠不怕人未名湖中“翻尾石鱼”上的鸳鸯。“翻尾石鱼”是圆明园属园长春园中西洋楼的石刻构件。今存北京大学未名湖西侧近岸水中。博雅塔夜景4.埃德加·斯諾5.雪中的塞万提斯像6.画中的博雅塔7.西南联大纪念碑8.未名湖冰雪世界  责任编辑:周莹莹
期刊
环己烷氧化是工业上十分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用于制备环己酮、环己醇、己二酸等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该过程同时产生副产物戊二酸、丁二酸、己内酯、水等。环己烷氧化反应体系组分复杂,为合理高效回收溶剂及设计产物分离提纯的工艺条件,该复杂组分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基础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测定并完善环己烷氧化体系的相关固液相平衡数据,并采用热力学模型进行关联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采用动态激光法,在283.95K-340.45K温度条件下测定己二酸、戊二酸和丁二酸在不同配比的丙酸+己内酯混合
碳纳米管(CNTs)具有高比表面积、耐酸碱、化学性质稳定、易于改性和表面功能化等优点,是一种优异的催化新材料,不仅在光电催化、能源储存等领域大放异彩日益受到重视,也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和非金属催化剂应用于多相催化氧化反应中。目前文献中报道的关于各式各样的碳纳米管催化剂,其主要依托于选择不同合成策略以及依赖不同前驱体的更换。因此,选择适宜的前驱体、开发一种高效简易的制备策略对合成具有独特结构和高催化性能的碳纳米管催化剂尤为重要。
  三聚氰胺是化工行业中一种常见的廉价原料,作为一种富氮(N含量66.7
稀土元素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有机配体形成结构稳定,种类繁多,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配体及相应的稀土配合物的性能与相关应用研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各类希夫碱衍生物与金属离子配位的能力较强,合成步骤较简单,其稀土有机配合物在化学催化剂,生物医药,化学涂料,防伪材料,荧光标记等相关领域被广泛利用。本论文设计合成了5种新型水杨醛类吡啶希夫碱化合物和3种香豆素类希夫碱化合物配体,探究了目标配合物的各项理化性质。其主要工作如下:
  (1)以2-羟基苯甲醛和5-甲氧基-2-氨基吡啶为初始原料,
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对移动电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人们在开发高性能电化学储能设备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锂离子电池(LIB)石墨负极正在接近其理论容量极限,无法满足未来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大规模储能系统对能量密度不断增长的需求。锂金属电池由于超高的比容量和锂负极极低的电极电势,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储能器件。因此,这种“超越LIB”的下一代电池(例如锂-硫(Li-S)和锂-硒(Li-Se))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储能设备。然而,Li-S和Li-Se电池正极严重的穿梭效应、不
CO2排放被认为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成因。钙循环作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CO2捕获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氧化钙具有高理论吸附容量,但反复循环导致迅速丧失吸附活性。针对这一问题,主要解决手段包括惰性载体掺杂和微观结构调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衍生固体材料具有独特微观结构与可控性,是制备理想钙基吸附剂的解决途径。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同源MOF衍生钙基吸附剂,探究不同合成条件、负载类型及负载方式对MOF衍生吸附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多种表征手段揭示MOF衍生吸附剂构效关系,为理性设计高性能钙基吸附剂提供
9月7日,南京农业大学新生丁旭杰在其哔哩哔哩账号中上传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是园艺学院5位新生在“我的世界”(Minecraft)游戏里共同搭建的南农主楼,被南农人在朋友圈里多次转发。  青瓦飞檐,灰墙淡淡,青草依依,树影沙沙……于每个南农人而言,这栋建于1954年主楼总是一道无法忘怀的风景。在2021级新生群里,园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5名新生李域涛、丁旭杰、袁硕、丁文竣和朱逸硕认识了彼此,看到主楼图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