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语言是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事实时使用的语言,是人类的一种言语行为,它早已成为是人类生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以不同的形态感染、影响着受众,因此对于新闻语言传播状况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我国边境多民族地区,由于其在地域上濒临其他国家,在民族上呈现出多民族大杂居的状况,使得新闻语言的受众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对于边境多民族地区的新闻语言传播状况的调查研究更具有典型性、重要性。本文以新闻语言的本身特点为着眼点,以边境多民族地区的新闻语言传播现状为研究对象,整合边境多民族的新闻语言的构成要素,即传播者、接受者、话语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科学考察边境多民族贸易口岸地区新闻语言传播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边境多民族地区新闻语言使用传播的策略建议。同时采用社会学、民族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为主、访谈法为辅,对西双版纳关累口岸生活的三个少数民族村寨(关累村、帕莎村、坝荷村)和关累口岸的边境居民的新闻语言的传播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关累口岸地理位置、人口和民族的简单介绍。这部分旨在介绍关累口岸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组成,以期更深入的认识边境多民族地区新闻语言传播的状况。第二部分,对关累口岸新闻语言传播传者和受者的分析。传播者是新闻语言传播过程中担任着制定和传播新闻语言的角色,而新闻语言接受者即受众是新闻语言的被影响者。第三部分,是对关累口岸新闻语言的信息传播的分析。包括对新闻语言信息的形式构成和内容构成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关累口岸新闻语言传播媒体的分析,主要是对当地新闻语言传播的媒体的类型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其存在的特点。第五部分,是对关累口岸新闻语言传播效果的分析,包括微观影响分析和宏观影响分析。第六部分,是对关累口岸新闻语言传播效果状况的反思与建议。这部分主要分析关累口岸新闻语言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经验,发现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边境多民族地区新闻语言传播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