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高校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高校辅导员经常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适度的、短暂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过度的、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消极影响。本研究拟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及其应对方式进行研究。
本研究从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晓庄学院、海事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八所高校抽取了120名辅导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源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等研究工具,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方式。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以频数分布和均值来描述高校辅导员常面对的压力、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以相关分析来了解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存在。通过对回收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本研究最后得到以下结论:
①高校辅导员压力源问卷包括八个维度:社会因素,学校管理及制度,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学生方面,个人职业发展,自身因素,家庭因素;高校辅导员应对方式问卷的九项因子分别为:积极认识与直接行动,集中资源行动,克制性行动,行为解脱,否认,心理解脱,伴随情绪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精神寄托,工具性社会支持。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②高校辅导员的总体心理压力较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负荷、个人职业发展、学校管理及制度方面的压力是高校辅导员压力源的主要因素。其中,最大的压力是辅导员承担的责任大、其次是担心学生发生突发事件。不同文化程度的高校辅导员在“家庭因素”这一压力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的高校辅导员在“社会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编制性质的高校辅导员在“工作负荷”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③高校辅导员应对压力时主要采用“积极认识与直接行动”和“工具性社会支持”的应对方式。不同性别的高校辅导员在“行为解脱”这一应对方式上,差异显著;不同年龄段的高校辅导员在“否认”和“工具性社会支持”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职称的高校辅导员在“伴随情绪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这一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高校辅导员在“心理解脱”和“精神寄托”两种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编制性质的高校辅导员在“伴随情绪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④高校辅导员的总体压力源与积极认识与直接行动、集中资源行动、克制性行动没有显著相关性外,与其他应对方式都有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