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CGA)应用于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及时发现潜在老年问题,并对其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43例,结合最小不平衡指数原则随机分为CGA组74例、对照组69例,对照组实施心内科专科护理,CGA组在心内科专科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的CGA护理干预,在出院和出院后6个月,从患者的健康、临床、行为、服务四个领域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健康领域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hinese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QQC),从患者生活质量角度评价;临床领域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角度评价;行为领域采用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Questionnaire, MCMQ)对患者的疾病主观应对态度进行评价;服务领域从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卫生医疗利用(包括多学科会诊次数、出院后6个月急诊就诊率与复发住院率)角度进行评价。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CGA评估结果74例CGA组患者中,有75.7%的患者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老年综合征或老年问题。2老年CHD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应对状况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疾病应对与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两组患者健康领域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CQQ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在体力、医疗、总分方面有所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GA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在总分、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工作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评分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6个月CGA组较对照组各个方面评分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4两组患者临床领域评价两组患者住院期间CGA组较对照组夜间心绞痛或心前区不适复发例数及全天总发作例数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心绞痛与心前区不适症状外,对照组患者更易发生其他心脏不良事件,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情况评价,入院时两组在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戒烟、康复运动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CGA组在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康复运动方面达标率有所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戒烟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除体重指数外各种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5两组患者行为领域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MC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回避、屈服维度评分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GA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回避、屈服维度评分降低,面对维度评分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6个月CGA组较对照组面对、回避维度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服维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服务领域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CGA组患者对住院治疗满意度、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比较,CGA组较对照组入住CCU天数、平均总住院天数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平均住院费用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卫生医疗利用比较,CGA组较对照组接受多学科会诊次数明显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出院后6个月急诊就诊率及复发住院率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GA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较全面地发现CGA组老年冠心病患者潜在的老年问题或老年综合征;提升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积极应对能力,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降低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多学科的合作,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出院后6个月的急诊就诊率及复发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