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m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张家口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其因素影响。为本地区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提供参考,减少该地区儿童营养不良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相关疾病的发生。   方法:以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在我市3家综合性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0-6岁儿童为检测对象,按出生年月分为冬季组(2011年12月-2012年2月)、夏季组(2012年6月-2012年8月)。2011年12月-2012年2月抽血检查的儿童为冬季采血组,2012年6月-2012年8月抽血检查的儿童为夏季采血组。通过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3水平。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本次研究样本数共200例中仅3例夏季出生儿童25(OH)D3>50nmol/L,其余全部低于50nmol/L,新生儿25(OH) D3平均水平为(18.43±4.94) nmol/L,最低。(2)夏季出生的儿童25(OH) D3平均水平(27.49±8.35)nmol/L,冬季出生儿童25(OH) D3平均水平(24.74±7.18)nmol/L,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孕期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或补充不足3个月的孕母所生儿童25(OH) D3平均水平(23.06±6.55)nmol/L,孕期规律补充维生素D的孕妇所生儿童的25(OH) D3平均水平(28.21±8.03)nmol/L,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4)未补充维生素D或补充不足3个月的儿童25(OH) D3平均水平(22.38±6.87)nmol/L,补充维生素D>3个月儿童的25(OH) D3平均水平(27.61±7.74)nmol/L,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5)<3岁儿童患腹泻病次数多的儿童25(OH)D3平均水平(21.11±6.07)nmol/L,患腹泻病次数少儿童的25(OH) D3平均水平(27.41±7.53)n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儿童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6)冬季采血的儿童血清25(OH) D3平均水平(25.13±7.85)nmol/L,夏季采血儿童的25(OH)D3平均水平(27.63±7.64)n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家庭经济收入低的儿童25(OH) D3平均水平(24.24±6.50)nmol/L,家庭经济收入较高儿童的25(OH) D3平均水平(27.28±8.48)nmol/L,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   结论:(1)张家口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差,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水平更差。(2)冬季出生、户外活动少、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的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减低。(3)3岁以下儿童患慢性腹泻者,维生素D缺乏明显。(4)儿童血清维生素D有季节波动性,夏季高于冬季。(5)建议:做好孕妇、儿童保健工作,加强0-6岁儿童规范化管理,孕妇和儿童都应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孕妇和儿童都应加强室外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健康意识。
其他文献
1研究背景及目的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继发于血糖升高的心肌纤维化改变,与高糖环境下大量致炎因子分泌入血、刺激心肌组织纤维增生及胶原沉积密切相关。IL11属于IL6家族成员,在心肌纤维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IL11位于促心肌纤维化途径的关键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下游。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