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关注的是句法结构如何限制焦点后压缩的范围,对单焦点和双焦点进行了对比。并进一步通过焦点后压缩的范围分析句法-韵律之间的界面问题,探究焦点结构和韵律结构的交互作用方式。第一个实验主要考查句法边界如何影响焦点的实现范围,操控了焦点和句法边界等级两个因素。目标句以句中位置的词为关键词,通过使用同音异义字改变句法结构,在关键词后面设置了词、短语、分句和句子四个等级的边界。每个目标句有四种焦点条件,分别是中性焦点(NF)、句中焦点(XF)、句末焦点(YF)和双焦点(XY)条件。结果显示:单焦点条件下,焦点后压缩可以跨过词、短语、甚至分句边界;而双焦点条件下第一个焦点后的音高压缩只能跨过词边界。换句话说,双焦点句中第一个焦点的实现范围只限于韵律短语,而单焦点的实现范围可以是语调短语。如果两个分句间没有直接语义关联,单焦点后的音高压缩就会被阻断。也就是说,语调短语的递归是受语义关联制约的。第二个实验主要考察句法成分关系和句法成分长度对韵律短语递归的影响。基于第一个实验的结果,韵律短语是否有递归可以通过双焦点句中第一个焦点后的音高压缩范围来判断。实验设计了由三个短语组成的句子,其中前两个短语在句法上或者无直接成分关系(结构为:(()φ1()φ2)φ()φ3)或者有直接成分关系(结构为:()φ1()φ2()φ3),两个焦点词分别在φ1和φ3中。如果在两种结构中,φ2上都有焦点后压缩,则表明韵律短语的递归不受句法上有无直接成分关系的影响。如果第二个结构中,φ2上不存在焦点后压缩,则表明韵律短语的递归受句法成分关系的影响。同时,实验还考查了句法成分的长度是否会改变韵律短语的递归方式。实验中改变了 φ3的长度,以考查93比较长的情况下,φ1和φ2是否更容易递归;而φ3比较短的情况下,φ2是否会更容易和φ3递归。结果显示:韵律的递归不受句法上是否有直接成分关系的限制,更多受句法成分长度的影响。总体来说,韵律与句法既独立又依存,具体表现为韵律边界的设定受句法结构的限制,但是韵律结构的递归却可以独立于句法。韵律结构对焦点范围的限定在单焦点和双焦点间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