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生产乙醇预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n1983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醇既是一种能源,又是一种良好的汽油增氧剂,用以代替MTBE。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全部以粮食为原料,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生产乙醇的主要问题在于木质纤维素必须经过预处理和纤维素酶水解,探索合理的预处理技术和揭示预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是解决问题关键,本研究采用管式反应器和氧化酶对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和木聚糖进行脱除,以提高纤维素的水解率。 本研究采用管式反应器以纯水和0.1%的稀硫酸为介质预处理玉米秸秆发现,纯水预处理液中主要以木聚糖的形式出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木聚糖的量增大,而木糖单糖的量较少;0.1%的稀硫酸为介质时,预处理液中木糖单糖的量升高,木聚糖类降低,但木糖总量较纯水提高。采用流动相管式反应器预处理玉米秸秆,反应条件和管式反应器一样,通过180℃的反应条件下的结果对比可知,流动相管式反应器以纯水和稀酸为介质时玉米秸秆的木糖和木质素的脱除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于两种反应器,木糖去除率随着预处理强度参数的增大而升高,同样的预处理强度条件下流动相管式反应器的木糖去除率高于管式反应器。对于木质素的去除来说,强度参数和修正强度参数都对木质素的去除有影响,但是对于管式反应器来说木质素的去除和强度参数没有相关性,木质素的去除不超过总量的32%,而对于流动相管式反应器来说木质素的去除和强度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去除量可达70%以上。对于管式反应器来说,纤维素的消化率只受木糖去除率的影响,而对于流动相管式反应器来说,木糖和木质素的去除率都会影响纤维素的消化率。 采用先纯水预处理,而后再氨水预处理的两步法,将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三种物质分开,两步法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最佳工艺为:先进行纯水预处理,180℃,水的流速为6mL/min,处理时间为20min。然后进行氨水的预处理,170℃,氨水浓度为14%,流速为2mL/min,处理时间为40min。在上述两步处理条件下,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5FPU/g维素的情况下,预处理材料的消化率可达到81.3%。 以预处理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纤维素酶重复利用的研究,结果显示,纤维素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复利用,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木质素含量对纤维素酶的重复利用有重要影响。漆酶和氧化中间产物可以氧化木质素,以白腐菌TP21为产酶菌株,优化产漆酶的条件,对所产漆酶进行纯化,得到了电泳纯的漆酶,分子量为61.5kDa,对纯化漆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用漆酶和氧化中间产物作用于预处理玉米秸秆,然后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结果粗漆酶作用的底物水解率提高了14.2%,纯化的漆酶提高了12.5%,添加氧化中间产物分别提高16.6和16.9%用漆酶、氧化中间产物和纤维素酶同时作用于预处理的玉米秸秆,结果氧化中间产物浓度较低时底物的水解率较对照提高了,最适的氧化中间产物浓度为1mM,增大氧化中间产物的浓度对水解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传热学反问题(Inverse heat transfer problem,IHTP)是指基于传热系统的温度观测信息反演系统的某些未知特征参量,如边界条件、热物性参数和几何形状等。涉及耦合传热的各类
在齿轮传动研究领域内,齿形研究是一个热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齿轮传动的齿形研究工作中开拓新的手段和方法。现有常用渐开线齿轮传动还存在的一些缺点,例如,由于齿轮传动的结构特点,虽有结构紧凑的特点,但也因此不适于远距离传输场合,大距离传输时,整体体积过大,相对比较笨重;再如,渐开线齿轮传动过程中,重合度较低,仅有少量的齿数同时参与传动过程,因此在传动能力方面并未能充分发挥齿轮整体的承载能力;结构受最小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柿子产量最高的国家,柿饼是柿子深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传统的柿饼生产周期较长、卫生质量差、保质期短,限制了柿饼的出口及内销。本课题通过柿饼出霜机理的研究,为
螺旋管式换热器因具有传热性能好、效率高、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而被大量用于暖通空调、低温与制冷、生物医药、动力能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目前对卧式螺旋管内
大量资料表明苦荞麦是我国宝贵的资源之一,本研究以苦荞麦蛋白粉为原料提取苦荞麦活性肽,对提取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了苦荞麦活性
本文是以某车用四缸四冲程高速柴油机为基础,对其配气机构和前端皮带传动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及结构优化,并对配气机构中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应力分析。通过振动噪声实验说
针对亚硫酸盐、EDTA-2Na等传统的化学褐变抑制剂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以天然安全的壳聚糖为试验材料,采用酶活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壳聚糖对苹果切片和板栗褐变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了
本文旨在用加热和某些添加剂(蔗糖和NaCl)对洋葱进行处理,通过对洋葱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探寻热处理条件的变化和这两种添加剂对洋葱挥发性风味产生的影响,从而为确立改善洋
本研究采用一向不连续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分析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系统分析95个小麦品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