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改革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困境,一大批中小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随之而产生的劳资矛盾日渐频发,从一定意义上说,劳资矛盾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这也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必经之痛”。但因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将严重影响到劳动关系的构建以及社会的平稳有序,一旦处置不好,将引发更为严重的“二次阵痛”。因此,群体性劳资矛盾预警机制的建立成为当前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占据了浦东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席,2015年,浦东新区工业总产值9123.9亿元,同比增长2.4%,规模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7.5%,增速创近四年以来最高,吸纳就业人口达150余万人。浦东新区规模以上企业中,民营企业占42.3%,外商独资企业占30.5%,这些企业属于劳资矛盾的高发区域。此外,加上近年来的多种因素,劳资矛盾更趋于紧张:一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二是浦东新区全面推进“二次创业”、实现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迈入转型时期;三是在利益平衡方面,国家出台了新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尤其是上海各类缴费的接轨,明显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四是劳动者诉求方面,劳动者争议纠纷更多从权利争议转向利益争议,再加上部分劳动者的过度维权等。上述因素的叠加效应,对劳动关系的稳定带来较大影响,使得当前的劳动关系问题日趋复杂多样,浦东新区劳资矛盾呈现常态化趋势。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在经济转型期所面临的群体性劳资矛盾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制定了符合当前浦东新区应对群体性劳资矛盾的预警机制,为预防群体性劳资矛盾的发生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