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GT844掩味颗粒的制备及效果评价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c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金藤素(Cepharanthine,CEP)是从粉防己科千金藤(Stephan cepharantha Hayata)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抗病毒特性。GT844是运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模拟研究CEP中发挥抗病毒特性的结构,经过分子改造后而得到的新化合物,药效学实验研究表明具有广谱抗病毒特性。随着现代社会接触的环境日益复杂,由“一种药物应对一种病毒”设计的抗病毒药物已经满足不了需求,这使得GT844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运用空间。但前期研究表明,GT84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苦味化合物,与大多新发现的化合物一样,口感令人不适。化合物的口感严重制约着药物的利用,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以及危重患者。改善药物的口感在药物制剂开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题旨在制备GT844掩味制剂并对其进行一系列评价,改善GT844口感。1.制备GT844/环糊精复合物,在API与苦味受体之间形成“分子屏障”。设计四种不同的制备GT844与环糊精的复合物的方法,借助人类味觉评测小组对掩味制剂进行评价,筛选出最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是将GT844与环糊精物理混合后制成颗粒。单因素考察法筛选不同的环糊精类型以及环糊精用量对掩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掩味效果最佳的环糊精为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能完全掩盖药物苦味的API与HP-β-CD的最优摩尔比为1:15。借助于α-ASTREE电子舌,测量不同摩尔比的HP-β-CD复合物颗粒的掩味效果,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GT844/HP-β-CD掩味复合物颗粒评价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可信度高。所得最佳处方组成与人类掩味评测小组结果一致。借助于扫描电镜(SEM)、粉末衍射(XRDP)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证明了GT844/HP-β-CD包合物的形成。所得最优处方比例的分子复合物颗粒冲服后为澄清溶液,能在完全掩盖GT84苦味的同时,极大的改善其口感。一方面是因为具有“分子屏障”。另一方面HP-β-CD本身所具有的甜味,使得GT844/HP-β-CD掩味颗粒的水溶液微甜,口感顺滑。2.制备GT844掩味微丸,在API的周围形成“物理屏障”设计原辅料相容性实验,筛选合适的辅料,运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掩味颗粒,并通过圆整度、收率与溶出度三因素综合评价,得到最佳挤出-滚圆微丸处方为:70%微晶纤维素,20%乙基纤维素,5%聚乙烯吡咯烷酮。该处方具有一定的药物溶出滞后效果,体外溶出度15s内GT844只释放11.77%,尽管不能完全消除药物苦味,但可极大程度延缓苦味的产生。总之在不影响药物溶出基础上,挤出-滚圆工艺物理屏障途径可一定程度减弱主药苦味,辅之以环糊精分子复合物处方掩味技术,应能实现GT844理想的掩味效果。
其他文献
<正>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对骨骼肌骨骼肌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
会议
<正>血管新生存在于肿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理过程中,这一过程涉及到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和管状结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介导血管内
目的:观察口腔膜治疗实验性口腔溃疡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90%苯酚造成大鼠双侧口颊2mm×2mm的溃疡面,同时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口腔膜对实验性大鼠口腔
作为一种自然语言处理应用,文本聚类具有高维和语义相关的特点,属于无监督的学习方法。但由于缺乏类别信息,成功应用于文本分类的有监督的特征选择方法很难直接应用于文本聚
针对各向异性油藏,考虑全张量形式渗透率,建立三维两相不可压缩流体流线模拟方法.采用十九点差分格式对压力方程差分离散并进行求解得到压力场,对全张量渗透率下运动方程求解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行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法分为对照组36例
针对高氮磷含量污水处理,以钙镁合剂利用化学沉淀法对滤液进行除磷脱氮实验。分析钙镁合剂除磷脱氮的机制,考察NaOH投加量和钙镁药剂复配投加量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氛围,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