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忍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国际社会开始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更是受到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视,各个国家不断为碳减排做出努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严重。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和碳减排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已承诺到2030年要做到国内单位GDP的排CO2放量比2005年要下降60%-65%。国家整体碳排放的目标实现需要各个省份地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基于此,本文首先根据2003-2015年的数据分析我国各个省份地区的碳排放现状、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近些年的排放特点,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不断增长,且在空间上呈现非平衡的特点,表现为重工业聚集地、北方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地、能源富集的地区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区域。接着本文通过利用省份间铁路货运量构建贸易空间权重矩阵并进一步利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及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份人均碳排放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人均碳排放存在以贸易往来联系的空间溢出效应,各省份的碳排放水平与其贸易往来的省份的碳排放水平存在正空间相关性,各个省份的人均碳排放会互相影响。本文进一步分析各省份的人均碳排放水平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基于面板STIRPAT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中的QAP分析来研究人口密度、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本文创新地将技术分解为自主研发投入、对外投资技术溢出、外商投资技术溢出这三种来源的技术进步。研究得出人口密度对本地区的人均碳排放有抑制作用,经济水平、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以及自主研发投入对本地区人均碳排放有促进作用,而对外投资技术溢出、外商投资技术溢出对本地区人均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经济水平、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外投资技术溢出和外商投资技术溢出会对周围地区人均碳排放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即这些经济因素存在以贸易往来为距离的空间溢出效应。在QAP分析中,本文进一步将贸易往来作为自变量矩阵,通过构建各省份碳排放关联矩阵,来分析贸易往来对碳排放关联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各省份间的贸易往来确实会对省份间的碳排放关联产生影响,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各省份间人均碳排放存在以贸易往来为距离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各区域重视合作以发挥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布局、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及鼓励引导对外投资和吸引外商投资的资金流向节能环保领域、知识密集型行业等建议来促进我国碳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