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性白内障相关方法学、病理机制及药物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以晶状体混浊为特征的白内障是糖尿病晚期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不同于普通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主要由微环境中高浓度的葡萄糖引起,而不完全是氧化应激。半乳糖性白内障与糖尿病性白内障具有相似的病理机制,二者合称为“糖性白内障”。晶状体的渗透性膨胀是糖性白内障早期相对可逆的的病理机制,它的发生同时引发了氧化应激及晶体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加速了真性白内障的形成,但是对于每一个病理过程的确切机制目前尚在研究中。由于糖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及眼科药理的特殊性,糖性白内障的相关机制研究及药物进展相对缓慢。多元醇通路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之间的关系在过去三四十年中倍受关注,研发了一系列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不仅具有抑制糖尿病白内障的作用,而且对糖尿病肾病及神经病变也有类似作用,然而在临床实验中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疗效,部分化合物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而被迫终止研发。目前唯一在日本上市的羧酸类ARI—依帕司他(EpaIrestat),主要针对糖尿病肾脏并发症。由于缺乏有效的糖性白内障的治疗药物,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手术来解除患者的痛苦。本论文以糖性白内障方法学建立及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为重点,首先优化并建立一系列方法、模型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在ARI体外筛选体系优化中,缩小反应体系于96孔板中进行;结合酶学反应特点,比较加热、冷却、冰冻、酸化及碱化等终止方法,既能够快捷、有效地终止反应,又不至于使酶失活,不断完善ARI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在细胞水平,尝试多种方法对晶状体前囊膜下方单层排列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进行原代培养,最终选择组织块培养法建立大鼠、兔、犬及人四种LECs原代培养方法,观察四种细胞的生长特点。在器官水平,采用多种方法完整取出大鼠、兔及犬三种晶状体并尝试建立离体器官培养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半乳糖和各种氧化剂诱导大鼠晶状体形成渗透性膨胀模型及氧化性混浊模型。在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模型改良方面,参考国内外半乳糖性白内障模型形成方法,不断调整半乳糖溶液浓度(10~12.5%)及饮用时间,建立经济、快速、简捷的白内障模型形成方法。在硒性白内障模型建立过程中,为了排除性别干扰,同时方便滴眼剂的药物筛选,不断增加大鼠鼠龄,调整亚硒酸钠的剂量,改良硒性白内障模型。同时观察链脲霉素(STZ)高糖大鼠形成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全过程。在渗透性膨胀相关机制的探讨中,通过形态及生化指标检测确定高半乳糖/葡萄糖可以引起细胞及晶状体发生明显的渗透性膨胀,并在基因水平检测多元醇通路相关蛋白—AR,水分子代谢相关蛋白—水通道蛋白(AQP0、AQP1)及离子代谢相关蛋白—氯离子通道3亚型(Clcn3)、磷酸化糖蛋白(P-gp)的表达,验证晶状体渗透性膨胀是否与多元醇通路、水平衡失调及离子代谢紊乱相关。此外,运用ARI高通量筛选模型,对大量非定向合成化合物和天然产物进行体外筛选,发现来源于临床的中药复方ZM及天然化合物DG具有一定的AR抑制活性,随后对二者的抗糖性白内障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ZM和DG在体外均有良好的AR抑制活性,量效关系较好,IC50分别为27.68μg/ml和4.59μmol/L,除此之外ZM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器官水平,ZM和DG对50 mM半乳糖诱导的大鼠晶状体渗透性膨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整体动物结果分析,ZM无论是作为滴眼剂还是灌胃给药对半乳糖性及糖尿病性大鼠白内障都没有明显的延缓作用;DG作为滴眼剂对半乳糖性大鼠白内障物无明显延缓作用,但是口服给予DG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半乳糖性及糖尿病性大鼠白内障的发生、进展。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可以对大鼠、兔、犬及人四种LECs进行原代培养,四种细胞各具特点。2.后囊法、侧囊法及前囊法可分别将大鼠、兔及犬晶状体完整取出并在体外进行器官培养。3.半乳糖和亚硒酸钠/H2O2可分别诱导大鼠晶状体形成渗透性膨胀模型和氧化性混浊模型。4.10~12.5%的半乳糖溶液可以诱导21天龄Wistar大鼠形成快速、稳定的半乳糖性白内障.。5.一次性皮下注射亚硒酸钠(20 mmol/kg)可以诱导16天龄雄性Wistar大鼠形成明显的硒性白内障。6.在半乳糖性及糖尿病性大鼠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状体会出现明显的渗透性膨胀。7.渗透性膨胀的发生伴随着AR、AQP0、AQP1、P-gp及Clcn3 mRNA的异常表达。8.中药复方ZM在体外具有良好的AR抑制活性和拮抗晶状体渗透性膨胀的作用,但在整体水平,滴眼和灌胃给予ZM对半乳糖性及糖尿病性大鼠白内障均没有明显的延缓作用。9.天然化合物DG不仅在体外具有良好的AR抑制活性和拮抗晶状体渗透性膨胀的作用,而且在整体水平,口服给予DG对半乳糖性及糖尿病性大鼠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但是作为滴眼剂对半乳糖性白内障的进展无明显延缓作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运动具有全球性的特征,参与的国家都采取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各有侧重的改革方案和策略,但是在采取的策略方面也体现出很多相似性。鉴于新
大足石刻艺术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动、静对比关系,不仅表现在一像的自身造像中,更体现于像与像的组合构建里,还体现于像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上。其于造像之动与静对比关系的把握
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重点提出着力培养中职卫生学校学生三个良好习惯,即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职业习惯。笔者结合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作者针对事业单位存在的某些弊端,强调激励必须'以人为本',肯定激励的重要作用,并从心理、文化两个维度来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探索事业单位人员激
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用户感知质量监测系统项目采用主动的监测模式,指标化全省互联网第三方出口质量及用户感知情况,自动挖掘网络质量异常,旨在全面提升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是导致糖尿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增高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