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及烷基醚桥连异羟肟酸钴的合成与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hyhv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合成了17种卤代异羟肟酸、7种烷基及烷基醚桥连二异羟肟酸配体及其24种钴(Ⅱ)配合物,用IR、1H NMR、MS等方法对其中文献未曾报道的12种配体及12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认了其结构;研究了以空气为氧源,所合成的配合物液相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生成对甲苯甲酸的性能。 着重考查了取代基位置、数目、种类对卤代异羟肟酸钴(Ⅱ)配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和配合物CoL26对混合二甲苯催化氧化的选择性。结果表明:与羰基相连的苯环对位键连Ⅰ的单碘代异羟肟酸配体的钴(Ⅱ)配合物CoL215的催化活性较高;混合二甲苯中对位异构体比例越高,CoL26催化其氧化反应的选择性也越高。从而为设计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剂和工艺奠定了基础。 此外,还详细比较了桥链类型、长度、刚柔性以及添加碱(土)金属离子对烷基及烷基醚桥连二异羟肟酸双核钴(Ⅱ)配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桥链具有较长烷基醚和刚性苯环结构的配合物Co2L222的催化活性较高,且添加Ba2+和K+能有效提高具有烷基醚链结构的Co2L220和Co2L222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为将来进一步合成新的冠醚异羟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其结构赋予的特殊性质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巴山蜀水
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探求聚合物熔体(主要为聚烯烃熔体)高速挤出时发生的极其复杂的不稳定流动现象的规律、机理和改善措施。实验采用恒速型
摘 要: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厚的民间特色。在当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过于注重国外设计理念与元素的应用,对我国民间美术元素运用较少。本文针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以民间美术的传承为基点进行课程教学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艺术设计;民间美术;教学价值  一、中国民间美术概述  1. 中国
以C60、氨基酸及羟基苯甲醛为主要原料,利用经典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设计合成并分离得到了5种羟基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详细合
多金属氧簇合物因为其呈现多样的结构类型,在光、电、磁和催化等方面存在广泛应用,成为当前配位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不同金属离子水解特性不同,以及Cu、Ni、Co原子质量非常接近和单晶高对称性导致单晶学上表征的复杂性,3d-3d金属掺杂的金属氧簇的合成仍是一大挑战。因此,多核簇合物的传统研究多局限于单一金属。经过大量的实验探索,该研究采用不同的合成策略,成功合成了三个金属组成为1:1的二十核球状
学位
人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的主要蛋白之一,起着储存和运输药物及其它外源性物质的作用。对蛋白质溶液构象、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等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在分子层次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