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稀疏及破坏可以使得肾脏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急性肾损伤(AKI)-慢性肾脏病(CKD)转变。而氧化应激所诱导的内皮细胞损害是导致PTC破坏的根本原因。Intermedin(IMD)可抑制肾组织局部氧化应激反应,但其保护内皮细胞的机制尚不清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解偶联是活性氧族(ROS)产生的重要来源,我们的预实验显示,IMD能抑制e NOS解偶联,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本实验通过研究IMD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阐明IMD是否通过I型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GTPCH-1)—四氢生物喋呤(BH4)轴,抑制e NOS解偶联,从而减少ROS产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方法:常规培养HUVECs,于三气培养箱中(缺氧条件:92%N2+5%CO2+3%O2;复氧条件:5%CO2,37℃)建立H/R模型,将HUVECs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组)、H/R模型组、H/R+IMD组、H/R+IMD+GTPCH-1抑制剂2,4-二氨基-6-羟基嘧啶(DAHP)组,根据预实验所得的缺氧18h,复氧6h,建立H/R模型。用DHE-ROS检测法和DAF-FM-DA法检测IMD对各组ROS、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IMD对各组e NOS二聚体/单聚体、GTPCH-1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IMD对BH4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模型组中ROS水平明显升高,说明缺氧复氧诱导了氧化应激;在H/R模型基础上给予IMD干预后,ROS水平明显降低,证明IMD可以抑制ROS产生。与对照组相比,H/R组NO水平呈明显下降,给予IMD后NO升高,证明IMD可以抑制H/R损伤后NO的下降,改善内皮功能障碍。H/R后e NOS二聚体蛋白质表达降低,单聚体表达增强,给予IMD干预后e NOS二聚体表达较H/R组增强,说明IMD能抑制e NOS解偶联。进一步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H/R后GTPCH-1蛋白质表达降低,BH4含量明显减少,IMD干预后GTPCH-1表达增强,BH4含量上升,DAHP可以消除IMD对于BH4和GTPCH-1作用,证明IMD通过GTPCH-1—BH4轴抑制e NOS解偶联。结论:(1)IMD通过抑制H/R诱导的e NOS解偶联减少ROS产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2)IMD通过稳定GTPCH-1—BH4轴抑制e NOS解偶联,减少ROS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