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儿童在交往中学会社会交往的策略,从而得到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观察中发展,幼儿园存在一群被拒绝儿童,长期的生活在交往集体之外的孩子,对他今后的交往和人生都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已有研究中,总的来说研究者从教育和心理两种干预方法分别对被拒绝儿童进行了干预,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么本研究中主要探讨的是,移情训练对大班被拒绝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天津市某幼儿园大班32名幼儿中通过同伴提名法选出6名被拒绝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表情识别,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的移情方法进行共6周的干预。以《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教师评定表》同伴提名法为研究工具,对被拒绝儿童进行前后测。通过前后测比较,来验证移情训练是否对被拒绝儿童的同伴关系产生效果,并分析同伴关系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分别选取一名男孩和女孩进行个案的全程跟踪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从统计结果上来,移情训练提高了大班被拒绝儿童的正提名分数,降低了负提名分数,使被拒绝儿童的同伴关系类型发生了改变。(2)从整体上来移情训练提高了大班被拒绝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具体来说提高了被拒绝儿童在社会主动性,语言和非语言能力,亲社会能力。改善了大班被拒绝儿童的社交障碍。(3)两个个案小宝和春春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变化明显,移情干预的效果甚佳。在干预实验的基础上,研究生试图探讨移情训练对大班被拒绝儿童的同伴交往的作用机制并获得以下启示:(1)移情训练的有效性检验。(2)利用移情训练改善被拒绝儿童的社交状态。(3)教师要重视被拒绝儿童的正向评价并进行有效的指导。(4)通过家园合作共同改善被拒绝儿童同伴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