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缓解气候压力,很多企业开始携手与其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低碳供应链。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对减排技术进行研发,生产低碳产品,并通过下游企业的广告宣传活动或者碳标签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碳排放相关信息,进而构建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研发减排和广告宣传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效果不是即刻的,存在累积效应。供应链企业应当基于长期视角来制定价格、减排和广告等相关策略,不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缓解气候压力,很多企业开始携手与其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低碳供应链。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对减排技术进行研发,生产低碳产品,并通过下游企业的广告宣传活动或者碳标签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碳排放相关信息,进而构建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研发减排和广告宣传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效果不是即刻的,存在累积效应。供应链企业应当基于长期视角来制定价格、减排和广告等相关策略,不能只关心短期的利润。此外,低碳供应链管理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管理活动,在构建低碳供应链决策模型时,考虑并引入决策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因素可以使得模型更加贴近现实,在此基础上得到的结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目前,关于低碳供应链决策问题、考虑行为因素的供应链决策问题和基于微分博弈的供应链决策问题可以看到一些研究成果,但是针对基于微分博弈考虑行为因素的低碳供应链决策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对基于微分博弈考虑行为因素的低碳供应链决策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基于微分博弈考虑行为因素的低碳供应链决策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所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基于微分博弈考虑消费者行为因素的低碳供应链决策与协调问题。首先,刻画了消费者的参照低碳水平效应;然后,综合考虑产品销售价格、产品低碳水平、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参照低碳水平效应对需求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需求函数;接着,构建了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参照低碳水平效应的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进一步,求解并比较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减排策略和利润现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向成本分担契约,并分析了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和参照低碳水平效应参数对最优结果的影响。(2)基于微分博弈考虑消费者和决策者行为因素的低碳供应链决策与协调问题。首先,运用微分方程刻画了产品低碳水平和商誉;然后,综合考虑产品销售价格、产品低碳水平、消费者低碳偏好和产品商誉对需求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需求函数;接着,基于纳什讨价还价博弈理论与思想,给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效用函数;随后,构建了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决策者纳什讨价还价公平关切的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进一步,求解并比较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减排策略、广告策略和利润现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向成本分担契约.并分析了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和制造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对最优结果的影响。(3)不同权力结构下基于微分博弈考虑行为因素的低碳供应链决策问题。①首先,描述了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异质性,并给出了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从而得到了低碳产品的需求函数:然后,构建了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异质性的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进一步,求解并比较了不同权力结构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减排策略、定价策略和利润现值,并分析了环保型顾客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对最优结果的影响。②在(2)的基础上,仅考虑产品销售价格、消费者低碳偏好和产品商誉对需求的影响,构建类似的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进一步求解并比较了不同权力结构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减排策略、定价策略和利润现值,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最优结果的影响。(4)竞争环境下基于微分博弈考虑行为因素的低碳供应链决策与协调问题。首先,运用微分方程刻画了产品低碳水平和商誉;然后,综合考虑产品销售价格、消费者低碳偏好和产品商誉对需求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需求函数;接着,构建了竞争环境下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进一步,先后考察并比较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减排策略、定价策略、广告策略和利润现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担混合契约,并分析了低碳竞争强度和广告竞争强度对最优结果的影响。(5)碳交易政策下基于微分博弈考虑行为因素的低碳供应链决策问题。首先,描述了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异质性,并给出了不同类型消费者购买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效用函数,从而得到了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需求函数:然后,构建了碳交易政策下基于不同生产模式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异质性的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进一步,先后考察普通生产模式、混合生产模式和低碳生产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减排策略、定价策略和利润现值,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制造商的最优生产模式,并分析了碳交易价格对最优结果的影响。上述研究工作与研究成果,为解决基于微分博弈考虑行为因素的低碳供应链决策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借鉴,为现实中的低碳供应链企业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与方法支持。
其他文献
随着对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发现分数阶微积分能够更好的描述带有记忆性,与历史相关的物理变化过程。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在控制工程、流变学、软物质等领域开始利用分数阶系统来建模,并且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这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分数阶理论和应用的研究热情。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实际的系统而言,会存在各种无法预料的故障,如执行器和传感器中断,系统参数跳变等,为了提高分数阶系
随着世界各国对节能环保的重视,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功率变换器是关系新能源发电可靠性及其并网稳定性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电动汽车启动和加速性能的关键部件。当前,功率变换器设计时通常留有1.1-1.2倍的过载裕量,然而现有的裕量设计对于电网支撑和电动汽车启动性能提升的需求来说仍然有较大差距。功率半导体模块作为功率变换器的心脏,其短时
20世纪80年代以来,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以其流程紧凑、高效、节能及具有生产薄规格、高强度等高附加值产品上的优势,得到快速发展。连铸保护渣是直接影响连铸稳定生产和改善铸坯质量的重要功能材料,良好的薄板坯连铸保护渣应具有以下特性:成渣速度快,保证足够的消耗量;渣膜厚度适宜且分布均匀;足够的熔渣层厚度;具有良好的溶解吸收夹杂物;控制传热;良好的绝热保温作用,减少弯月面渣圈的形成等。充分发挥连铸保护渣的各
钢铁工业是能源密集型产业,高炉炼铁是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目前,低碳高炉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使用碳铁复合炉料、含氢物质喷吹、炉顶煤气循环和氧气高炉等。本研究基于我国原燃料条件提出热压铁焦低碳高炉炼铁新炉料技术,重点研究了热压铁焦制备工艺、冶金性能优化、气化反应行为及动力学、高温冶金性能评价方法、对高炉炉料反应过程的影响机制及对高炉综合炉料软熔滴落行为的影响等,揭示了热压铁焦冶金性能协同优化机制、金
包晶钢在连铸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缺陷,严重影响了包晶钢板坯连铸的品质和正常生产。因此包晶钢的连铸参数优化一直是冶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问题。包晶钢铸坯典型裂纹性缺陷为表面裂纹缺陷(表面纵裂纹、角部横裂纹)和内部裂纹缺陷(中间裂纹、中心线裂纹)。研究发现,表面纵裂纹缺陷与结晶器内钢液面大幅周期性波动、结晶器冷却、钢种成分等因素相关;角部横裂纹缺陷与二次冷却、钢种成分、结晶器内钢液面大幅周期性波动等
参与性介质(指具有吸收、发射和散射特征的介质[1])环境下高温物体表面温度辐射测量的准确性问题是普遍存在于金属冶炼、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火灾消防、军事爆破等涉及高温燃烧过程的共性问题。由于参与性介质对辐射能的吸收、发射和散射,导致辐射测温的测量精度大大减弱。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参与性介质对辐射能传递的影响机理,明确参与性介质对辐射测温方法的影响规律,从而找出消除其干扰的有效方法。钢的连铸过程
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作为最常用的医疗影像技术之一,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高剂量的X射线电离辐射会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通常情况下,降低管电流、峰值电压和减少切片扫描时间是降低CT辐射剂量的三种有效方法。管电流的降低,会使得收集到的X光子数减少,加剧投影数据遭受噪声的污染,进一步导致重建后的图像含有大量的噪声和伪影;降低峰值电压会导致X
随着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日照信息采集与处理功能的多传感器智能交通系统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该系统在新能源利用、智慧城市、智慧出行和安全驾驶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多传感器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采集节点的优化部署技术和车辆轨迹日照信息优化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针对智能交通系统多传感器优化部署过
自驱动传感的概念自从被提出来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一种趋势,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是其中最具应用前景的自驱动传感技术之一,有望作为无线传感节点的有效供能和传感方式,从而解决传统的电池供电的寿命问题和维护困难的缺点。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充分展现了TENG在自驱动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做为能量收集器将其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机
随着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的运行,高能物理实验的数据越来越精确,这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提高理论预言的精度。当前人们已发现很多高能物理过程的标准模型预言和实验数据有较大的差别,我们需要确认这种差别是标准模型自身的理论误差,还是因为潜在的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造成的。本文采用国际上近年来提出的最大共形原理(the principle of maxim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