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旁路移植手术与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1234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冠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与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ES)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中的远期预后,来分析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策略。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收集了115例从2004年8月至2006年3月因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而在上海中山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中CABG组66例,PCI组49例。调查入选时患者的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冠脉旁路移植手术情况及支架置入情况,跟踪随访患者术后3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造影复查情况,随访截至时间2009年4月20日。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运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的比较。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的方法。结果:1、术前资料方面,和PCI组相比,CABG组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比例较高,Euroscore评分更高,既往有心梗史和心衰史的患者较多,病变累及左主干远端的比例较高,且多合并三支病变。2、住院期间CABG组死亡率为4.55%,PCI组为0%,两组无显著差异,但CABG组住院期间的MACCE事件发生率较PCI组高(9.09%vs.0%,P=0.037)。3、术后1年,两组无MACCE生存率无明显差异(84.2%CABG vs.77.6%DES,P=0.483),CABG组无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率明显高于PCI组(96.4%vs.77.1%,P=0.006)。术后36个月的随访表明CABG组和PCI组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87.1%vs.92.2,P=0.441),无硬终点事件(死亡、心梗、脑血管意外)生存率亦无明显差别(71.1%vs.86.6%,P=0.072),CABG组无TVR率明显高于PCI组(94.5%vs.62.8%,P<0.001),但两组的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生存率无明显差异(69.9%vs.58.0%,P=0.155)。4、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在Euroscore评分<6分的低危患者及病变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部位的患者中,CABG组的预后更好,风险比分别为0.320(95%CI0.135-0.758,P=0.01)和0.373(95%CI 0.165-0.843,P=0.018)。结论:尽管CABG组高危病人较多,CABG组与DES组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中的长期预后却无明显不同,但DES组的TVR事件发生率较高,低危患者及病变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的患者推荐CABG治疗。
其他文献
<正>截止记者截稿时,行业上市公司2015年财报基本披露完毕。从年报来看,中国运动品牌行业进入了跨越发展的前奏期,标志之一就是运动品牌的企业上市数量逐步增加,已经形成了一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39;为民、务实、清廉&#39;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前,作为县级以及基层党组织该如何对这项重大活动进行谋划呢?笔者认
肛肠外科乃指从结肠至肛门这一范围内的外科疾病,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领域,涉及的疾病不少,近年来的发展是巨大的。结直肠癌是一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目标已从最初单纯
目的优化黑豆汁炖何首乌炮制工艺。方法以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多糖、大黄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综合评分法优化黑豆汁炖何首乌的工艺。结果优化所得工艺为炖36 h,干燥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提出环境政策导向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运行路径,将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两条主线相互对应,融入生产者延伸责任原则,并从产品的视角,双向应用环境政策工具
为了揭示南堡凹陷断裂对油气分布规律的影响,以断裂为主线,结合成藏地质条件,系统研究了断裂对油气运聚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并通过建立断裂输导模式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研
摩拜单车目前已成为共享单车行业内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但其还未在用户心中形成强烈的品牌依赖和情感连接,消费者没有养成骑行摩拜的习惯,用户粘性较差。本文基于培养用户消
目的对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单糖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方法茅苍术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得多糖粗品(APW),APW经脱蛋白、透析、DEAE-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进行纯
目的探讨何首乌高温清蒸后泻下成分与泻下作用的关系,为制订制何首乌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中两种饮片规格(块0.8~1 cm,厚片2~4 mm)蒸制过程中
主观性考试中,评分员差异是影响考试信效度和公平性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和大多数利用统计方法描述评分员误差的研究不同,本研究从评分员自身入手,深入探讨他们在评分中产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