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冠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与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ES)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中的远期预后,来分析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策略。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收集了115例从2004年8月至2006年3月因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而在上海中山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中CABG组66例,PCI组49例。调查入选时患者的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冠脉旁路移植手术情况及支架置入情况,跟踪随访患者术后3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造影复查情况,随访截至时间2009年4月20日。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运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的比较。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的方法。结果:1、术前资料方面,和PCI组相比,CABG组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比例较高,Euroscore评分更高,既往有心梗史和心衰史的患者较多,病变累及左主干远端的比例较高,且多合并三支病变。2、住院期间CABG组死亡率为4.55%,PCI组为0%,两组无显著差异,但CABG组住院期间的MACCE事件发生率较PCI组高(9.09%vs.0%,P=0.037)。3、术后1年,两组无MACCE生存率无明显差异(84.2%CABG vs.77.6%DES,P=0.483),CABG组无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率明显高于PCI组(96.4%vs.77.1%,P=0.006)。术后36个月的随访表明CABG组和PCI组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87.1%vs.92.2,P=0.441),无硬终点事件(死亡、心梗、脑血管意外)生存率亦无明显差别(71.1%vs.86.6%,P=0.072),CABG组无TVR率明显高于PCI组(94.5%vs.62.8%,P<0.001),但两组的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生存率无明显差异(69.9%vs.58.0%,P=0.155)。4、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在Euroscore评分<6分的低危患者及病变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部位的患者中,CABG组的预后更好,风险比分别为0.320(95%CI0.135-0.758,P=0.01)和0.373(95%CI 0.165-0.843,P=0.018)。结论:尽管CABG组高危病人较多,CABG组与DES组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中的长期预后却无明显不同,但DES组的TVR事件发生率较高,低危患者及病变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的患者推荐CABG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