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清廷在边疆治理理念和具体政策上的转变,因此在新疆收复后,清廷采取了趋同内地一致的行省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改变,从行省体制思想的提出到最终在全疆范围内得以实施,伊犁将军与新疆巡抚经过了长期的冲突与调和。在这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冲突中,伊犁将军与新疆巡抚的权力之争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伊塔地区是伊犁将军的传统势力范围,也是事关建省后伊犁将军与新疆巡抚的权限能否得以顺利改变的利益底线和中枢神经。从行省方案的抉择到伊塔道机构的设置及权属、以及后来因事权不一而再次引起的变革之争、伊新分治局面的最终解决,所有这一系列的事件也都直接或间接与伊塔道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以晚清新疆行省体制下的伊塔道为线,来对行省方案的抉择及实施,伊塔道设置的原因、过程及所属之争,伊塔道员的实际管理区域,以及后来因事权不一而再次引起的体制变革之争,抚、军间的冲突与缓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并对其建省以来抚、军冲突不断的原因,从伊犁将军的保留、管理体制的制约和满汉利益格局的权利争夺等方面做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