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的ITS鉴定和ISSR种群分析及其快速繁殖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a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境内有野生兰78属170种以上,大多种类的野生资源稀少,分布区域狭窄、生境特殊。密花鸢尾兰(Oberonia seidenfadenii)和小毛兰(Conchidium sinicum)均为近些年来在福建境内发现的新记录种,为附生野生兰,前者已知分布点极少,后者株型矮小、生境特别,均能正常开花,但结实低。植株矮小,花更小,造成其分类归属问题存在争议。另外,随着山区旅游业的开发及药用价值的挖掘,其野生资源和生境不断遭到破坏,种群数量锐减。因此,保护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的野生种质资源刻不容缓。为明确其分类地位和提出有效保护方案,本文通过ITS、ISSR分析法和组织培养等方法对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的分类归属、居群遗传多样性、无菌萌发及分化增殖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ITS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支持将套叶兰属(Hippeophyllu Schltr.)并入鸢尾兰属(Oberonia Lindl.)。采自永泰产的密花鸢尾兰与其他产地(NCBI库中)ITS序列一致,支持Flora of China(FOC)对该种分类地位归属处理。支持将原毛兰属(Eria Lindl.)的小毛兰(Eria sinica)和对茎毛兰(Eria pusilla)归入新属蛤兰属(Conchidium Griff.)中,但应作两个种处理,建议维持《中国植物志》两个种的观点,即小毛兰(Conchidium sinicum)和蛤兰(Conchidium pusilla),不支持Flora of China(FOC)将“小毛兰并入蛤兰”的处理,以及Yan Peng Ng等人将小毛兰归入盾柄兰属(Porpax Lindl.)的做法。(2)建立了密花鸢尾兰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筛选出12条引物对21个样品进行扩增,得到15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39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F)为90.85%。将形成的矩阵用Popgene1.31与NTsys2.10e软件分析表明,21个密花鸢尾兰样品个体两两间的遗传距离在0.0000~3.1781之间,福建与浙江两个密花鸢尾兰居群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福建永泰的居群遗传多样性为:NPF=130,PPF=85.53%,Na=0.3530,Ne=0.3477,Nei=0.1750,I=0.2366;浙江宁海和奉化的居群遗传多样性为:NPF=79,PPF=51.97%,Na=0.5013,Ne=0.3943,Nei=0.2100,I=0.2997。21个密花鸢尾兰样品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图在遗传距离为0.560时分为两支,即福建与浙江2居群分支点,地理位置相近的种间居群基本聚在一起,反映出其种间亲缘关系较近。(3)建立了小毛兰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筛选出13条引物对23个样品进行扩增,得到144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33条,平均每个引物得到11.08条,多态性条带10.23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2.33%。福建省内的小毛兰居群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7个小毛兰的居群多态位点数(NPF)在34~81,多态位点百分率(PPF)在23.61%~56.25%,等位基因数(Na)在0.4262~0.5005,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0.3289~0.4104,Nei基因多样性在0.1807~0.2131,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在0.2591~0.3023。南靖(NJ)居群各项遗传多样性参数指标(PPF=53.47%,I=0.3023)最大,而云霄(YX)居群的各项遗传多样性参数指标(PPF=23.61%,I=0.2591)最小,表明南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云霄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23个小毛兰样品两两间的遗传距离在0.1268~0.6171间,7个小毛兰居群的遗传距离在0.1188~0.3051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7370~0.8880之间,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图当遗传一致度为0.650时,23个小毛兰样品划分为两支,当遗传一致度为0.658时,分为三支,其中长乐CL居群单独为一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亲缘关系密切的小毛兰居群,其在地理位置上也很接近。(4)在密花鸢尾兰无菌萌发的正交试验中,各因素对种子萌发率的单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奈乙酸(NAA)>基本培养基类型>有机添加物,最适的无菌萌发培养基配方为:1/2MS+30.0 g/L蔗糖+8.0 g/L琼脂+100 ml/L香蕉汁+0.1 mg/L NAA,p H=5.8±0.1,萌发率达90%;原球茎增殖发育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30.0 g/L蔗糖+7.0 g/L琼脂+100 ml/L土豆汁+0.1 mg/L NAA,p H=5.8±0.1。在小毛兰无菌萌发的正交试验中,各因素对种子萌发率的单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活性炭>6-BA>NAA,最适无菌萌发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20.0 g/L蔗糖+7.0g/L琼脂+100 ml/L椰乳+1.0 mg/L 6-BA+1.0 mg/L NAA+1.0 g/L活性炭,p H=5.3±0.1,萌发率达93%。研究结果表明,密花鸢尾兰居群水平遗传多样性较高,说明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建议对密花鸢尾兰居群实施就地保护,并积极开展人工扩繁,生产种苗,在相近的环境中仿生种植以扩大其分布范围,促进基因交流。小毛兰居群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说明其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目前,小毛兰虽不面临濒危境地,但生境极易受人为破坏,应引起重视。人工快繁不易,保护原生境,就地保护是最佳保护对策。此外,密花鸢尾兰已知分布点尚有台湾、广东和广西等省;小毛兰已知分布点亦有浙江、广东、广西、云南、湖南、贵州等省。在今后全面普查中福建省这两种其他分布点的发现;有必要扩大分布区、增加样本数量,再行更具说服力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小毛兰原球茎增殖发育最适宜培养配方等方面,均有待下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过氧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传统的化学合成法,存在易爆、产品质量不稳定等诸多缺陷,发展酶法催化合成工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过水解催化活性目前普遍认为是α/β水解酶折叠家族酶蛋白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催化活性,属于该族酶蛋白的多功能催化活性(Promiscuous activity)。发现和挖掘具有过水解催化活性的酶蛋白,对发展绿色合成过氧乙酸工艺,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调研已有的专利和文献
龟足(Capitulum mitella Linnaeus)属于甲壳动物亚门,蔓足下纲,围胸目,指茗荷科,是我国重要的潮间带经济物种,因其具有独特的生态地位,也是进化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物种。本文对龟足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形态结构的变化进行形态学描述,并结合龟足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得到1个HMGR基因,4个CaMs基因,7个CthDs基因。对其中的CmHMGR、CmC
β-桶外膜蛋白是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外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菌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营养物质的摄取与代谢废物的排泄、细菌的黏附作用以及免疫逃逸等,对细菌的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外膜蛋白的生成却是很复杂的过程,新生肽链需要穿过内膜,跨过没有能量的亲水性的膜间质空间,再插入细菌外膜,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多种细胞因子与质量控制因子的协助。本研究根据外膜蛋白新生肽链在膜间质的转运过程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致病菌表现出多种耐药性。因耐药细菌感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在逐年攀升,迫切需要研究出新型抗菌制剂。噬菌体及其裂解酶因高效且专一的杀菌能力,使其在新型抗菌试剂的研发中展现出非凡活力。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简称E.faecalis)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又名粪链球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或动物肠道、口腔及生殖道内的正常菌群,当
河北昌黎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大规模的海岸沙丘群,是我国海岸沙丘典型分布区域之一。本文选取昌黎黄金海岸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借助国家基准气象站的风力观测资料,结合多期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探讨海岸风沙动力和海岸沙丘分布格局的关系;在海岸风沙沉积剖面OSL测年建立的年代标尺基础上,以粒度参数作为过去海岸风动力环境的代用指标,重建近三百年来研究区风沙环境的演变历史;依据典型沙丘剖面地质
DNA甲基转移酶2(DNA methyltransferase 2,DNMT2)是核酸修饰酶家族的成员,催化甲基从辅因子S-腺苷甲硫氨酸(SAM)转移到胞嘧啶残基的第五个碳位点上形成5m C。DNMT2是高度保守的甲基转移酶,能催化DNA和RNA甲基化,最近研究发现DNMT2的DNA甲基化作用很小,而是一种高度特异的t RNAAsp甲基转移酶。细胞衰老是一种应激引起的细胞周期停滞,通过抑制细胞生长
嗜肺军团菌通过其特有的ⅣB型(Dot/Icm)分泌系统将约330种效应因子转运到宿主细胞内,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监测、完成自身增殖,同时引发严重的军团菌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Lem23(另称为lpg2406)是嗜肺军团菌经Dot/Icm分泌系统转运到宿主细胞内的一种效应蛋白。为了探索Lem23在嗜肺军团菌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寻找其在宿主细胞内的作用靶点,我们解析了Lem23的结构,并对其功能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类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碳六烯酸(DHA)对脑功能发育和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的作用。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是一种无异味、易于培养、繁殖快且EPA含量丰富的海洋硅藻,也是研究EPA合成的理想模式生物。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究三角褐指藻积累EPA和DHA合成的分子机制,借助相关分子遗传育种手段提高EPA和DHA产量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序列数据量越来越多,如何从海量生物数据中挖掘有利信息,是生物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挑战。用低维、核心特征来表示序列,有利于提高计算效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研究了生物序列的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技术,将它们应用于微生物水平基因转移预测和生物序列聚类领域中,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开展工作:1.针对其他水平基因转移预测方法计算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降噪自编码器、集
CRISPR-Cas系统是一种由RNA引导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可保护细菌和古生菌免受噬菌体及其他外源核酸物质的入侵。已经鉴定的CRISPR-Cas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可分为两个大类。其中,第二大类CRISPR-Cas系统是通过单个多结构域的Cas效应蛋白与cr RNA(CRISPR RNA)形成复合物,从而发挥其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活性。目前,由第二大类II型CRISPR-Cas9系统和V型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