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钢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企业,目前拥有西部地区最长的专用铁路,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东中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发展机遇和应对钢铁业产能过剩的危机中,酒钢寻求新的产业增长极。结合国家“十三五”逐步放开行业垄断,本文提出了酒钢依托铁路运输系统发展物流产业的思路,并重点研究了酒钢铁路运输系统能力及优化思路。论文从酒钢铁路运输系统的现状入手,对嘉北站、工厂站、嘉东站、嘉西站、炼铁站的现状、功能进行描述、分析;统计预测了各站不同方向的货物到发量,依据货物到发量分析研究各区段的货流密度;并对同行业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在这些原始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酒钢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各核心子系统(嘉北站、嘉策铁路等)的运输能力现状描述,并研究了酒钢铁路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现状。通过采用区间通过能力分析、车站咽喉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酒钢铁路运输系统能力进行分析。并查找各子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重点研究了优化酒钢铁路运输系统的思路。从环城组织的优化入手,重点探讨了嘉策铁路运能提升的思路。以实例说明依靠设备的改动,在运输组织方式上寻求突破,此外以一个车站为例,说明了机车使用的科学性,使运输生产组织更加数字化、科学化。在铁路信息化系统的优化中,结合近年来参与的铁路信息化改造项目,以实例说明铁路信息化带来的劳动力解放和效率的提升。最后研究分析了酒钢周边地区的路网建设情况,依托周边路网,下一步摆脱兰新铁路一条运输途经,可开辟新的更加高效的运输途经。从钢铁行业的整体形势及企业近年来不断多元产业改革发展的思路,提出酒钢依托酒钢铁路运输系统可将酒钢打造成一个能源中转站,将酒钢铁路运输系统由一个被动的保产系统发展为一个创造效益的新的产业增长极的思路。提出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园、风光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和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逐步建设完善,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企业发展,届时将有大量的社会物流产生,酒钢可依托自身铁路系统优势,消化周边物流,创造运输效益,将物流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