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师专业品性是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特征的价值观、责任感、伦理道德等品质性情的,可观察到的行为表现。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幼儿教师已成为热门职业,供需不平衡,发展有差异,同时若干幼儿教师的失范行为在网络上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幼儿教师专业品性作为幼儿教师的行为表现,在现实工作中影响到幼儿的衣食住行,也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志之一,专业品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控制幼儿教师的准入关口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构建幼儿教师专业品性指标体系,将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提出,阐述了幼儿教师准入标准、专业品性以及指标体系的内涵,梳理相关国内外研究,确定研究内容为专业品性的结构、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指标体系的实证调查及应用。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确定本研究对幼儿教师发放问卷、进行访谈,发放幼儿教师专业品性初始问卷、正式问卷以及实证调查问卷,访谈过程使用预访谈提纲以及访谈提纲。第三部分为幼儿教师专业品性指标体系的构建,结合预访谈结果与以往研究,构建幼儿教师专业品性问卷,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确定专业品性的结构。本研究问卷Alpha信度为0.940,并通过效度检验,确定指标体系为6个一级指标以及25个二级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并设置指标体系的标准,形成完整的幼儿教师专业品性指标体系。第四部分为幼儿教师专业品性实证调查,调查结果为:幼儿教师专业品性总体状况良好,各维度间差异不大。并选取两名幼儿教师作为评定与测量的实例,得出该指标体系是具有可行性的。第五部分为综合讨论,对幼儿教师专业品性指标体系的结构、重要性、权重进行讨论,以及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六部分为教育建议,结合研究内容,从准入标准的规范化、专业品性的职业化以及指标体系的操作化这几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