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起,国产IP电影热潮兴起。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IP电影是指将其他文化娱乐行业的优质作品改编成电影。但IP电影与传统的电影改编有所不同,它寻求的是那些具有互联网基因,并扎根于大众流行文化的内容。本文将站在大众文化的视野下,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国产IP电影现象。文章将着重探究IP电影的文化特征,并对其进行价值审视。IP电影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渗透进电影行业后产生的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消费性的特征。首先,IP电影通过娱乐策略给受众带来感官愉悦,实现观影快感,以造梦的方式满足受众的情感欲望。其次,IP电影极力传播消费文化,通过符号化消费激发受众的消费欲望。IP电影不仅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也使生产者获得丰厚的商业利益。也正因此,IP电影成为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的热现象。它活跃了电影市场,促进了电影产业链的完善,同时拉近电影与泛娱乐行业之间的关系。但是,IP电影过度追求娱乐化、商业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它挤压了优秀原创作品和严肃电影的生存空间,消解了精英文化。本文力求通过对IP电影文化本质的探究,以期对IP电影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推论出如何使IP电影在娱乐和文化之间寻求平衡,以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理论依据等内容,并对IP和IP电影进行定义。IP电影不是单纯的跨媒介改编,而是通过娱乐和商业策略,在资本的运作下扩大受众群,以期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第二部分概述国产IP电影热潮现象,分析五种IP电影类型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并对IP电影兴起的原因进行探究。首先,大众流行文化的崛起,为IP电影的诞生提供了文化背景;其次,作为当前电影市场受众主体的网生代,为IP电影的兴起提供了市场需求;第三,媒介融合为IP的跨媒介叙事提供了操作的平台;第四,互联网企业纷纷介入电影行业,给整个电影市场带来新的面貌;最后,大量资本涌入电影行业,直接推动了IP电影的兴起。第三部分将深入解读IP电影热潮现象的文化特质。IP电影完全遵从大众文化的游戏规则。首先,IP电影通过娱乐策略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给受众带来感官愉悦,编织美好的梦境达成想象性的满足。其次,IP电影的盛行是消费文化的集中表现。IP电影不仅积极传播消费文化,也通过符号化消费刺激观众的消费欲望,以此获取商业利益。通过对IP电影文化特征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IP电影的本质。第四部分则总结IP电影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并针对我国IP电影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第一,要强化电影创作者的文化责任感;第二,要完善我国电影产业链,从内部加强IP电影的工业化运作;第三,要推动整个泛娱乐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第四,要有集团化巨头公司牵头IP电影的开发;第五,要加强优质原创IP的孵化。只有促使IP电影在娱乐、商业和文化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