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及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elsie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生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农业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处于一切发展的首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与中国农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不仅应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指导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实践经验,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本论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本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和中国农业发展实践为基本研究对象,尝试以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农村合作化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关注的中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中共历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的农业发展思想为主体开展研究: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发展理论,梳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总结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基本经验,概括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阐述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对策。本论文由引言、五个篇章和结论组成。引言主要是概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发展理论,集中围绕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合作化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等四个方面,分别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列宁与斯大林的农业发展理论,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业发展理论的价值。第二章主要是梳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合作化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为专题,梳理了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理论成果,并阐述了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第三章主要是总结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围绕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作简要的总结和概括。第四章主要是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主要问题,围绕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合作社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指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基本原因。第五章主要是阐述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围绕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城乡协调阐明今后的发展方向。结语主要是对论文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作出简要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分别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或钛捆绑带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及钛捆绑带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各9
政府新闻发言人面对的媒体与公众环境均在新媒体影响下发生变化,政府权威受到冲击,传统的"政府——媒体——公众"抽象体系信任变得脆弱,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这一抽象系统
艺术院校学生具有个性较强、思想活跃,对色彩、图形、声音敏感,英语底子薄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适合应用全身反应教学法对他们进行英语教学。对此,可将全身反应教学法中的图
目前,全国拖欠民工工资的情况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建筑领域。依法彻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对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需
<正>冀北地区是国家规划的八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截至2013年底,冀北电网并网运行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突破700万千瓦,在国家电网公司省级电力公司中位居系统第二。冀北
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研制项目经费全过程管理提出新挑战。研制项目是军工企业为国防建设进行的以研制武器装备为主的项目。研制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构建了一种基于投影寻踪及遗传算法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模型.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集进行筛选,利用Ward系统聚类方法划分样本初始等级;以初始等级和所选指标为基础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传统逆变器由于自身的各种缺陷,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无法实现良好的并网逆变功能。Z源逆变器通
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大量人员在地震受伤或致残。探究解决这一部分人群救治与康复问题的有效模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以在四川理县灾区社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