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方式对宁南山区马铃薯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inglanc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低温及水资源匮乏问题,于2015-2016年在中卫市海原县树台乡大嘴村进行了2个生长季的以节水高效栽培为核心的试验研究。试验以当地广泛种植的“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针对露地平种种植(ck),单垄单行垄上种植(T1),单垄双行垄上种植(T2),单垄双行半覆膜垄上种植(T3),单垄双行全覆膜垄上种植(T4),单垄双行半覆膜垄侧种植(T5)六种不同栽培方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室内分析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马铃薯叶片光合日变化、产量和品
其他文献
储量有限的化石能源消费量的快速消耗和其使用带来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开发出高能量、大功率和高安全性的电池。人们亟待寻求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优化能源结构的方法。为了降低经济发展中化石能源所占比重,实现能源的“绿色化”,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我们所熟知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由于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难以满足稳定持续的向外界供能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
传统含能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与之相比全氮含能材料有众多优点。其中,N5-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合成N5-,对一系列五唑衍生物进行了合成探索和理论研究。通过还原偶氮化合物和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两种方法合成了6个带有多供电子基的苯胺类化合物,以其为底物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相应芳基五唑衍生物。通过实验测试和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能垒及键长对这些芳基五唑衍生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苯环上间、对位的供
针对恶臭污染源排放恶臭气体的特点,有必要开发廉价且能够在室温下脱除恶臭气体的材料。而室温条件下为了提高脱硫剂的活性,就要减小脱硫剂的粒径,降低开发成本,因此研究高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