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若尔盖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北段,是中国面积最大、泥炭资源最丰富的高原泥碳沼泽湿地,其高原湿地和高原草场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域,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若尔盖县境内的沼泽湿地和草场都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迹象。开展若尔盖湿地退化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该区生态功能保护的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通过对研究区的湿地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对研究区湿地退化现状、退化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对于即将在该区域开展的国家及四川省的一系列生态保护及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1)研究区沼泽湿地趋于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地表水径流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等致使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近30余年时间内,若尔盖高原沼泽地、较大湖泊和沼泽化草甸的面积分别减少88.2%、38.9%和7.9%。不仅退化速度十分惊人,而且由于水资源量的减少,进入河污染物通量逐年递增,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水质污染也日趋严重。(2)导致若尔盖高原湿地退化的因素除气温升高,降雨量下降等自然因素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具体表现为人工开渠,若尔盖为增加牧场面积而开展的大规模的人工排水疏干沼泽湿地长达近40年,若尔盖县累计开渠约250.5km,是导致湿地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因人口增长和草原无序开发导致该区长期处于超载过牧状态,且超载程度逐年加剧,也是危害湿地生态环境并使其加速萎缩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3)加强对若尔盖湿地生态保护功能的认识。对湿地进行恢复与重建,对草地严防超载过牧,防止草地沙化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重点是采取填堵排水沟、修筑拦水堤坝等方法,使湿地水位上升,恢复受破坏湿地面积;同时对沙化的草场治理,使当地的沼泽和草场得到有效的恢复和保护。(4)根据若尔盖湿地退化现状及湿地的生态功能价值,建议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恢复区域蓄水功能然后逐步让其恢复原有的生态;结合目前正在实施的若尔盖沼泽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以进一步巩固生态工程和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完善相关的补偿政策和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合理利用本区土地资源条件,以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积极探索多形式、多渠道的替代生计产业;在进行湿地保护的同时,应根据自然条件、草地类型,提出适宜的草地载畜量标准,科学利用草场资源放牧。开展湿地监测,全面、及时了解若尔盖县沼泽和草场的恢复程度和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生态系统演化和植物群落演替趋势;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确保生态保护措施的贯彻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