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d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放松管制、股票在世界范围内的交叉上市以及电子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国际证券投资分散风险已经形成一种可行手段。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强化,国际证券市场也正在经历着一体化趋势,证券市场联动关系越来越明显,这必然会使国际投资多样化空间变小,进而会侵蚀掉国际多样化投资收益,同时这一趋势也会影响各国财政和货币当局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效力的充分发挥。 文章主要对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程度、联动背后的经济机理和危机期间证券市场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应对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的政策建议和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建议。 全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概述选题背景,回顾与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相关的文献,阐明选题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主要创新点和基本结论。 第二章首先明确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的涵义、途径和影响因素;其次阐述了关于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的两个基本研究方向:国际资产价格均等化理论和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经济机理理论,前者又可划分为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国际套利定价理论,后者又区分为因素模型、国际证券交易的重力模型以及一般诱因模型。 第三章对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程度和经济诱因进行实证检验。此章使用市场协相关参数、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协整向量参数零配载限制检验、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性检验、方差分解、Geweke指标测度等方法测度了发达证券市场、新兴证券市场以及两类市场之间的联动程度,并使用混合估计技术检验Geweke市场联动指标与实际经济因素、金融因素、市场特征因素、地理文化因素等变量间的关系,以挖掘证券市场联动的诱因。 第四章在第三章一般分析的基础上,将焦点集中在金融危机期间,研究危机期间国际证券市场过度波动的传播机制并以亚洲七个股票市场指数数据,利用双元AR(1)-GARCH-M模型拟合了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 第五章从中国证券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出发,阐述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然性,提出如何进行国际化的模式选择和具体安排的策略建议,以便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借鉴和指导;此外,根据前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应对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的一般策略和防范危机期间国际证券市场过渡联动的政策建议。 文章使用14个国家和地区股票市场指数数据进行的市场联动程度测度结果表明无论是对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抑或是对两类市场之间的联动程度总体趋势上是逐渐增强的,同时这种联动性强化趋势还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经济机理的混合估计结果说明证券市场联动主要受金融因素、地理因素和时间趋势因素的影响,与实际经济因素和市场特征因素的联系较弱;双元AR(1)-GARCH-M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七个市场自我波动的持续性很强,而且跨市场波动溢出效应也很显著,而均值溢出效应、方差/协方差-均值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
其他文献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实现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境安全的战略举措。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尽管城市化发展迅速,河南省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依旧很大。目前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正处于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变的时期,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增加了农民
中国是一个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是中国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
廉洁高效是政府建设的首要目标,建设高效政府需要依托一支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公务员队伍,有效发挥公务员人力资本的价值。现阶段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在于腐败问题的治理。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