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用纤维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冶金工业的飞速发展,在为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亦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其中较典型的在于冶金工业中产生的大量含油废水,其来源主要是在冶金设备中使用的冷却水和冲洗水,以及加有的各种润滑剂和设备运转本身产生的漏油等,这些含油废水的处理对解决环保和水资源的匮乏等问题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旨在制备一种环保节能、可有效分离不同种类含油废水的多孔陶瓷材料,受仿生学启发以特殊润湿性理论为基础,本文制备了两种润湿性不同的莫来石纤维基多孔陶瓷材料,并分别研究了其油水分离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莫来石纤维为骨架,结合氧化铝、高岭土粉矿采用水基凝胶注模的方法制备了莫来石纤维基多孔陶瓷材料,并研究了莫来石添加量对材料体积密度、气孔率、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莫来石纤维质量百分数的增加,多孔陶瓷材料的体积密度逐渐降低,气孔率逐渐升高,抗压强度有所下降。综合对水接触角实验结果以及多孔陶瓷性能等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采用纤维质量百分数为66%的试样作为后续研究的基体材料,其体积密度为0.69g/cm3,气孔率为75.6%,抗压强度为1.13MPa。(2)以莫来石纤维质量百分数66%的样品为基体材料,以多巴胺为粘结剂将低表面能的十八烷基胺接枝到多孔材料表面和孔内得到了涂层,涂层后材料的单位质量孔隙面积从0.08m2/g增加到0.21m2/g,平均孔直径从39.9μm减少到了 21.0μm,涂层使多孔材料具有了疏水-亲油性能。性能研究发现,多孔陶瓷材料能在短时间内将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吸附到材料内,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材料最多可吸收自身质量1-2倍的油量,材料的保油性能良好,且材料重复实验多次性能变化不大,展现了优良的重复利用性。(3)以莫来石纤维质量百分数66%的样品为基体材料,以多巴胺为粘结剂将高表面能的多乙烯多胺接枝到基体材料表面和孔内得到了涂层,涂层后材料的单位质量孔隙面积从0.08m2/g增加到0.20m2/g,平均孔直径从39.9μm减少到了 20.4μm,涂层使多孔材料具有了亲水-水下疏油性能。性能研究发现,将处理后的多孔陶瓷材料切成薄片状作为过滤膜使用,油水混合物经过时只有水能通过,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材料的油水分离过程无需借助外力,且分离效果优良,重复利用多次分离效果几乎没有变化。
其他文献
马尔科夫(Markov)跳变系统可以解决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系统经常因为其内部部件故障或者环境扰动等因素,使得系统结构参数产生跳变的特性的问题。近年来,Markov跳变系统是目前系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课题。而目前针对Markov跳变系统的研究和相关文献中的转移概率大多是时不变的,如完全已知的,上下界信息完全可用,部分未知等。然而对于实际工程来说,时变是必然的,因此对时变转移概率(非齐次Markov
传感在人体行为和外界环境的关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迅速发展的人工感官替换系统,例如电子皮肤,可以模拟人体感知器官并输出生物信号。最近的一些关于在皮肤表面植入或者贴附柔性传感器的研究工作,主要用于监测人体活动和健康水平。在人体众多的传感受体中,舌头上的味蕾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受体,可以感知各种味道并把感知信号传给大脑。而味觉电子皮肤,可以区分不同的食物,参与味觉感知过程,并将传递生物化学信号给神经系统,这
超分子液晶聚合物是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液晶体系。因为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氢键自组装超分子液晶在这些超分子液晶体系当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通过超分子自组装这种可靠途径,能够来制备具有一定有序结构和功能的纳米材料、膜材料等。超分子自组装也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超分子自组装设计并合成了超分子液晶聚合物及复合物。本文首先设计合成了
环氧树脂(Epoxy resin,EP)作为典型的热固性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溶剂性和优异电绝缘性,灵活的工艺性,被广泛的应用在机械,电气,飞机轮渡等领域,但是EP极易被点燃这一特性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结合含磷,金属元素阻燃剂以及聚合物/层状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组研究工作,认为层状化合物的片层阻隔作用与金属磷酸盐的催化炭化作用相结合,很有可能成为阻燃聚
切换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系统不确定性的存在和系统中某些部件(如执行器和传感器)发生故障导致失效的情况往往是难以避免的。如何解决切换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问题,是一个难度较大而又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切换系统H∞容错控制。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将容错控制和H∞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中。并对具有时变时滞的非线性不确定广义切换系统和具有双时变时滞的非线性
1J85软磁合金作为传统高端软磁材料的代表,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坡莫合金材料。现阶段高性能的坡莫合金材料基本被国外所垄断,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国内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严重制约了相关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为了开发磁性能更好的1J85软磁合金,本课题创新性地将稀土镁处理技术引入1J85合金熔炼中,通过提高合金洁净度、改善组织及晶粒度进而增强合金的软磁性能。本实
人类通过触觉、视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等感知方式来感知周围的环境。近年来,随着微纳技术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发展,科研人员广泛探索了用于检测环境变化或身体活动的新兴电子皮肤,模拟和仿生人体皮肤来感知周围环境变化,进行感官替代。视网膜是位于玻璃体后的关键膜状组织,可实现视觉图像识别,直接检测光信号并将生物电信号输出/传递到神经系统。在未来的医疗护理中,视觉电子皮肤作为与人体结合的人工视网膜,在视觉修复或拓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并有严重污染问题的国家,对硝基苯酚(4-NP)是目前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如何解决污废水中的4-NP引起了越来越多环境保护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4-NP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常见的化工原料,作为中间体被广泛地应用于炸药、橡胶、塑料、医药、农药、木材防腐剂、染料、玻璃纤维、化学试剂等产品的生产加工之中。同时,它也是剧毒有机化合物,自然界中难以降解,还会在人体及生物体内富集,极易致癌、
随着我国铝土矿品位的急剧降低和赤泥堆存量的不断增加,发展和创新高效经济的低品位铝资源绿色处理技术是保证我国氧化铝工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期研究表明,钙铁榴石(3CaO·Fe2O3·mSiO2·nH2O)是一种高效的脱硅产物,其中不含氧化钠和氧化铝,能够大幅度提高湿法处理低品位铝资源的氧化铝回收率并使溶出赤泥中基本不含碱。本文在进行传统脱硅产物向钙铁榴石转化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石
电渣重熔技术在降低偏析、提高钢种纯净度、降低含硫量、增加结晶致密度、减少非金属夹杂物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然而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由于短网布置不合理导致的电磁场不均匀,使熔炼过程渣池内流场和温度场不均匀,最终使得钢锭表面质量不均一。本文基于现场生产工艺,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多个模型,并且创新性地引入了短网回路,对传统电渣重熔过程和带有导电结晶器的快速电渣重熔过程使用ANSYS和FLUENT软件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