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某高校8名英语专业三年级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借助了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她们的交替口译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拟以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这8名学生具体采用了那些口译策略? 2)自我训练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口译策略有何不同? 3)语言外知识对口译策略的选择起到什么作用?4)影响学生口译策略选择的因素有那些? 笔者对译文进行了录音,并采用刺激回忆法(stimulated recall)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学生口译时的思维过程。通过对原文、译文、口译笔记、以及受试后的口头报告等数据的定性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 1) 学生主要采取笔记的方式来记忆原文内容,然后根据笔记提供的线索回忆和组织译文。在回忆有困难的时候,她们会根据上下文和现有的知识作出推断以重建遗忘的信息。在译语产出阶段,学生主要采取了根据笔记记录的顺序逐字逐句翻译和直接的代码转译的策略。由于回忆内容或语言表达方面的困难,学生普遍采取了争取思考时间的策略,如降低语速,延长某个词的发音,“出声思维”,以及代码转换等。在译语产出的同时,学生会有意识的修正译文的内容和表达。在这阶段,她们主要采取了重复、改述、替代和错误启动这四种自我修正策略。 2) 自我训练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记忆策略,掌握了一定的笔记技巧。她们更注重内容表达的衔接和连贯。个别学生能够在听的过程中形成命题或内部语言。在表达阶段,她们大多采用降低语速或延长某些单词发音的方式来争取思考时间。相反,普通学生或者完全依赖大脑记忆或过分依赖笔记记忆。由于不清楚原文大意,因此她们更多地采用了代码转译的口译方式。为了赢得思考时间,她们均采取了“出声思维”和“代码转换”的策略。 3) 语言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推测某些词语的确切含义,能够帮助她们回忆和重建遗忘的信息。但语言外知识只有在掌握一定的口译技能的前提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4) 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共同影响口译策略的选择。但是口译技能在口译策略的选择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口译训练应该以技能训练为主,注意纠正学生对口译的错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