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我国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行政改革目标,我国各级政府在主动借鉴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的有益经验,针对传统行政审批制度在实践中暴露的现实弊端,并基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特征以及公共服务需求,积极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应然走向,基本上形成了取向一致而又各具特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道路。在充分借鉴国内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层面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新津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率先推行相对集中的审批改革,成立全省首家县级行政审批局,推进市场主体“先照后证”登记制度和配套监管制度改革,在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提高公众满意度方面取得了显着效果,将我国县级层面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推向纵深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以县级地方政府改革的视角审视新津县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明晰县级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路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对本文选题背景、意义,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前沿、研究重点进行梳理,明确理论依据和主要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为概述章,通过梳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改革的难点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三章为案例描述章,在夯实的理论指导下详细描述了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举措,通过大量的材料、数据分析对当前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采取的措施、改革步骤、改革成效、研究的典型性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炼出新津县改革案例的关键性因素:机构改革、登记制度改革、监管机制改革,深入分析其典型性。文章的四至六章为关键性因素的分析章,由前文分析所得的关键性因素,分三章从机构改革、登记制度改革、监管机制改革三个维度进行纵深挖掘,进一步分析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典型性。第七章为启示章,通过前文关键性因素的分析,提出深化我国县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建议与启示。第八章为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并指明今后研究需要改进和深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