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改革开放至今近四十多年的发展,电子通信设备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成为了信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二者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成为这二者发展的技术与物质基础。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产业发展仍然主要依靠国内相对廉价的资源要素,技术获取方式主要采取学习与模仿,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通过促进电子通信设备业的技术进步,能够对传统产业的设备进行改造,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进而利于调整和促进产业机构的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仍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以技术进步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将技术进步路径分为技术研发、技术扩散、技术合作与援助三种路径。首先,建立该篇文章的理论基础,并根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进步路径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当前电子通信设备业一般的技术进步路径,并分析了电子通信设备业的现状,奠定了文章的实证基础。其次,将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总产出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资本量作为控制变量,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检验了不考虑吸收能力与考虑吸收能力不同条件下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并根据电子通信设备业的行业特征进行分组,进一步检验了不同行业特征环境下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及现实情况对电子通信设备业提高产业绩效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吸收能力,技术研发、技术合作与援助两条路径均对电子通信设备业的产业绩效有正向作用;在未考虑吸收能力时,技术扩散对产业绩效产生抑制作用,而考虑吸收能力后,技术扩散对内涵经济绩效起到正向作用;分组检验也表明,不同行业特征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绩效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最后,文章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针对上述实证结果,分别从企业与政府的角度,为电子通信设备也提高产业绩效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