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因普遍性、低龄化、高危性、发病率高等特征而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目前主要以支架植入术来治疗心血管类疾病,临床数据表明:金属支架能很好地起到治疗作用,但其长期的安全性还存在问题。因此,开发生物相容性更好的血管支架代替金属支架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中,通过对40万分子量聚左旋乳酸及其壳聚糖改性产物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能及体外降解情况的等多方面的分析,来探讨壳聚糖的改性作用。选择其中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制备出用于加工冠脉支架的无缝管,并对无缝管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在借鉴不同类型金属支架的外观或参数的基础上,结合PLLA或壳聚糖改性PLLA的力学性能,利用CAD软件Solidworks,设计出合理的冠脉支架的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对支架进行模拟分析,评估支架模型的力学性能。通过光镜观察分析二氧化碳激光器加工材料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深度,在保证加工效率基础上获得最高的加工精度,加工出精密度高的生物可降解冠脉支架。进一步分析加工前后材料的红外光谱图,判断激光加工是否引起材料化学组成的变化。最后采用自动凝血仪、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血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表征和对其他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材料综合性能优于纯PLLA,更适合于作为可降解冠脉支架的原材料;自主设计的探索性自膨胀管状闭环型可降解冠脉支架的性能符合冠脉设计要求,设计、验证生物可降解冠脉支架模型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报道;制备的改性PLLA无缝管的力学性能优越,可通过激光切割获得冠脉支架,这是国内首次采用聚乳酸材料来制备通过激光加工出可降解冠脉支架的无缝管;二氧化碳激光器加工精度能达到加工要求,加工出来的血管支架名义设计与实测值误差小,实现了冠脉支架、尤其是带有复杂外观设计冠脉支架的快速化、规范化加工,对二氧化碳激光器加工聚乳酸材料的效果研究在国内外属于首创,获得的经验公式对日后的深入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制备的支架为激光切割管状闭环型冠脉支架,支架外观设计、支架加工手段、支架的性能都基本接近国际水平,支架样品符合设计的理念,可以实现自膨胀功能。总体上,我们初步建立了一条从支架材料选择、支架CAD设计、支架CAE分析、CAM加工到支架性能分析的研究的路线。最后,对完善研究路线、最终获得可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生物可降解冠脉支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