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地区4种森林类型CH4通量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incha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CH4)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在全球尺度上其导致温室效应的能力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研究森林土壤与CH4通量关系以及影响因子对温室效应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有效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中国南岭地区4种典型森林类型(山地矮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4种森里类型土壤CH4通量,研究不同森林类型土壤CH4通量动态,并探讨土壤CH4通量的影响因素(土壤温度、含水率、土壤养分等),研究结果如下:(1)、4种森林类型CH4通量全年总体上表现为汇,其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山地矮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4种森林类型均呈现出一定的月动态变化规律。4种森林类型均为大气中CH4的汇。4种森林类型对CH4吸收总体能力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山地矮林>常绿阔叶林,4种森林类型中,针阔混交林对CH4的吸收能力最强。4种森林类型均呈现出一致的季节变化规律,总体上来讲,冬季均呈现排放状态,春、夏、秋三季均呈现不同的吸收状态。春冬两季的土壤CH4通量比年均值高,秋季和夏季土壤CH4通量与年均值相比较低,夏季和秋季通量浮动较大。春夏两季,针阔混交林CH4吸收能力较强,秋季常绿阔叶林CH4吸收能力较强,冬季山地矮林CH4吸收能力较强。(2)、4种森林类型土壤CH4通量与土壤表层温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均随着温度的升高,CH4的汇明显增加。年均土壤温度排序为: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山地矮林。山地矮林与其他3种森林类型含水率差异显著(P<0.05),其他3种森林类型土壤含水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山地矮林比其他3种森林类型含水率高,但四季变化不明显。除针阔混交林土壤CH4通量与土壤含水率显著相关(P<0.01)外,其他3种森林类型含水率与土壤CH4通量的相关性均不大。(3)、CH4通量对土壤养分的响应出现分异,4种森林类型土壤总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SMBC)均呈负相关,其中常绿阔叶林土壤CH4通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山地矮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CH4通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显著相关(P<0.05)。常绿阔叶林和阔叶混交林土壤CH4通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相关性较弱。4种森林类型土壤CH4通量与土壤全氮(TN)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种森林类型土壤CH4通量与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呈正相关,山地矮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CH4通量与土壤微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常绿阔叶林土壤 CH4通量和阔叶混交林土壤CH4通量与土壤微生物量氮相关性较弱。4种森林类型土壤CH4通量与土壤全磷(TP)、有效磷(AP)均呈正相关,除山地矮林土壤CH4通量与土壤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外,其他三种森林类型土壤CH4通量与土壤全磷的相关性不大。常绿阔叶林土壤CH4通量与土壤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山地矮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CH4通量与土壤有效磷呈显著正相(P<0.05),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土壤CH4通量与土壤有效磷的相关性不大。结果表明,亚热带4种森林类型CH4通量的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协调作用,其中4种森林类型CH4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全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土壤温度和土壤全氮是影响南岭地区CH4通量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为地区尺度研究温室气体排放和CH4浓度的排减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大麻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活性物质,参与了机体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节,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组织的大麻素CB1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R)、CB2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2,CB2R)介导了大麻类物质的效应。以往研究显示,大麻素类物质对多种病理性疼痛模型动物均可产生显著的镇痛作用。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和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等,造成的恶臭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寻找新型无污染的治理恶臭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
目的:分析输卵管通畅性诊断中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声诺维)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17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超声室接受检查的不孕症患者23例,分别实施经
背景: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相互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还是人类传递情感,延续文明的载体。语言已经是人类专属的代名词了,因此在一个多世纪以来,语言在人类大脑中的加工进程一
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命体中是普遍存在的,而蛋白或多肽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聚体是其行使相应功能的基础。聚体的形式可以是寡聚体,也可以是多聚体,而病毒粒子或类病毒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又称为全能干细胞。小鼠二倍体胚胎可以经过电融合等方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