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新课程的三个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称为情感目标,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为课程制定情感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品质。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本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并简要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情感目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笔者阅读了很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文献,发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我国自新课改提出情感目标以来,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重技能操作、轻情感塑造情况严重,指出本研究在具体教学中有重要的实施意义。第三部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情感目标应用现状和问题分析。笔者对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教师也知道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却没有有效地开展,学生希望与教师多沟通,却没有合适的机会。第四部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情感目标分析和制定。笔者应用布卢姆的情感目标水平分类方法,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了分类,每一章节制定了详细的情感目标。第五部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情感目标的达成策略。结合中职学生的情感特点和信息技术课的要求,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总结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第六部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情感目标达成策略的应用实践。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证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增强、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得以激发、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今后还将继续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情感目标的达成策略,希望能够在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中得以推广,甚至对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