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知识为标志的数字化时代,快速增长的海量信息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当前课堂已由“以教师教为主”的单向传输模式转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然而由于传统教室的空间布局、桌椅布局、技术装备等多方因素的束缚,仍然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满足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室空间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最为重要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均能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对未来教室空间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首先综述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如“需求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开放教育”理念)、个人空间理论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未来教室空间设计的理论支撑,然后调研分析中小学校现有教室空间的使用现状、与教学模式的适应情况、师生对未来教室空间的要求和合理化建议,再结合国内外未来教室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分析,本文为未来教室空间的多样化、桌椅组合的灵活化、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教室管理的智能化、物理环境的舒适化等方面设计提供一系列的指导,并提出“清晰型”、“体验型”、“交互型”三款典型的未来教室设计模型以供参考。其次,根据教室空间设计的诸多要素,设计并开发一款面向非专业人士的三维仿真教室空间设计软件,集成了种类齐全、样式丰富的三维模型,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针对性强,为相关人士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使设计过程更加直观、科学、高效。最后,通过指导苏州教师发展中心、玉林师范学院、苏州振华中学未来教室的实际建设验证设计思想、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以期对未来教室空间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未来教室空间设计是一个新兴的发展和研究领域,是学与教理论和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诉求,对于变革信息时代学与教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涉及多学科的研究内容,需要建筑设计师、教育技术人员、教室管理人员等共同参与,在人—空间—资源—技术维度上反复均衡,共同建构适合学生的教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