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提出胎儿体重评估公式EFW=220×FAC-4100,通过对742个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检验该公式在胎儿体重估测中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02月-12月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出生的742例胎儿,其中单胎716例,双胎13例(26个胎儿),出生后统计新生儿性别:男384例,女358例。分别对胎儿的头围、双顶径、腹围和股骨长度进行精确测量。采用本研究提出的公式和另外三个公式分别对胎儿体重进行估值计算,然后和分娩后新生儿的实际体重做比较,对比研究四个公式在估测胎儿体重方面的准确性,评估各自的优缺点。四个公式分别为:公式 A1:EFW=220× FAC-4100;公式 A2:EFW=188.4×FAC-3038.7;公式 A3:EFW=10(1.3596+0.00064× HC+0.00061 × BPD × FAC+0.0424×FAC+0.174×FL-0.00386 X FAC X FL);公式 A4:EFW=1.07×BPD3+0.3×FAC2×FL。其中FAC表示:胎儿腹围;HC表示:头围;BPD表示:双顶径;FL表示:股骨长度结果:1、鉴于本研究提出的公式A1为胎儿腹围的单参数公式,并且公式中斜率和截距均为整数,因此在产科临床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同时在用于无产科专业知识的孕产妇对胎儿发育的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其他三个公式对比结果表明,公式A1在预估胎儿体重方面具有可行性。2、通过对胎儿性别组体重的估测发现:采用四个公式估测的体重平均值与真实体重平均值的差值,在男婴组均为负值,在女婴组虽仅公式A3为负值,其余公式均为正值,但同一公式计算出的体重估测平均值男婴组均小于女婴组,这表明性别是影响胎儿体重估测值的一个重要因素。3、在巨大儿的胎儿体重估测中,四个公式平均值差值均为负值,小于实际出生体重平均值。四个公式相对误差百分比在0-15%区间的符合率分别为96.4%、94.0%、89.3%、90.6%,公式A1对体重的估测准确率相对最高。其中公式A1、公式A2的准确性高于公式A3、公式A4,反映出单参数公式预测巨大儿准确性稍高于多参数公式。4、在低体重新生儿中,公式A3预测胎儿体重相对较准确,公式A2产生的偏差最大。另外,这四个公式的估值均高于真实体重,且多参数公式要明显优于单参数公式。但需要指出对低体重胎儿体重的高估会让临床医生低估新生儿可能出现的危险。结论:通过比较发现,四个公式均可以应用于临床。其中本研究提出的公式A1:EFW=220×FAC-4100,参数少,且斜率和截距均为整数,因此计算简单。并且数据获得方便,所以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更方便临床医生对胎儿体重的评估。该公式几乎适合所有孕妇。公式A1另一个重要优势是在对巨大儿体重估测时其准确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