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中西交往日多,很多国人开始走出国门,到欧美、日本学习、游历。这些出洋人员无一例外感受到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监狱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尤其是在治外法权的强烈刺激下,成为众多出洋人员考察的对象。出洋人员对西方监狱的考察时间有早晚,考察的监狱也有所不同,留下的记述也有详有略。他们对西方监狱的考察,涉及内外设施、犯人生活、管理制度、教育改造等方面。受考察特性、参考系及个人禀赋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眼中的西方监狱和实际情况存在着某些偏差。尽管如此,在国人没有任何监狱学知识的背景下,出洋人员通过著述的形式将“西方监狱印象”输入国内,可以说为清末监狱改良进行了知识的储备。他们对监狱本质的认识、对清末监狱的反思,以及改革清末监狱的呼声,为清末监狱改良进行了思想上的启蒙。更为难得的是,黄遵宪、戴鸿慈等人以自已的实际行动直接推动了清末监狱改良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