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中医临床证候学分析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4月年至2012年3月急诊ICU住院患者、脾胃科住院患者、肺病科住院患者及肾病科住院患者等四个相关科室的41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充分的归纳整理和分析讨论,对脓毒症中医证候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医辨治规律的进行深入的探讨,使用中医理论对脓毒症进行辨证论治,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相关科室住院患者符合脓毒症条件的41例患者加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归纳整合出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对其证型辨证分析,将所收集数据输入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1.从临床发病方面分析来看:在所研究的41例患者中①年龄因素与发病率有着较大的关系,年龄的递增与脓毒症发病的成正向递增关系,这说明了年龄是脓毒血症发病和导致严重脓毒血症发生及死亡众多危险因素之一。②从临床数据统计分析来看呼吸系统感染以及发病率占首位,这说明了呼吸系统感染比例为其他系统感染比例之首。2.从中医证候特征方面分析看:①脾胃气虚证14人,占34.1%;热毒内蕴证12人,占29.2%;腑实热证8人,占19.5%;血脉瘀阻证7人,占17.0%。可以从中得出此次临床脓毒症最常见的证型是脾胃气虚证。②脾胃气虚证中以懒言少气、痰少色白、食少涨闷、疲乏无力、舌淡苔白为特点;热毒内蕴证尤以小便量少色黄、痰少质黏稠、不欲食、苔黄为特点;瘀血阻滞证尤以舌下瘀斑、小便量少色黄、高热、身痛、苔黄黏腻、脉弦为特征;腑实热证尤以高热、脉沉、小便黄赤、腹胀痛、苔少、大便干结为特征。③其中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广泛分布于各型中。结论:经过总结和分析后得出,脾胃气虚证是本次试验中所有证型中最常见的证候,其余证候依次为热毒内蕴证,腑实热证,血脉瘀阻证,但各证侯并且并非单独存在,而是虚实夹杂,虽总体上中医辨证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但是大多数以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为主要病因,故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为脓毒症今后的临床治疗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离线引起接触网—受电弓之间的电弧(弓网电弧)是一个频谱很宽的电磁干扰发射源。一方面铁路地面架设的供电导体:接触网、负馈线和钢轨等供电导体构成的多导
白炭黑补强溶聚丁苯橡胶(SSBR)是近年来轮胎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但白炭黑的表面极性较强使其与丁苯橡胶的相容性较差,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困难。因此通过表面
猪呼吸道疾病的种类有很多,其治疗流程也较为复杂。为了推动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对常见的猪流感、猪伪狂犬病以及猪肺炎等几种病症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诊疗工作中的
当前的兽医诊疗常存在一些误区,对诊疗结果影响很大,这多与从业兽医专业有关。因此,要加强对从业兽医的专业素质技能培训,提高诊疗技术,以保证用药安全,促进畜牧业的健康运行
该文概述了广德市积极围绕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这一主要工作目标,按照上级农业血防工作安排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了家畜查治病、实施血吸虫病农业治理项目等一系
现代汉语语气词作为汉语虚词的一部分,其意义难以捉摸,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呢”、“吗”、“吧”、“啊”四个高频语气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句法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