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氧化物/碳纳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绿色合成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便携可穿戴式电子设备中是很有前景的可持续能源储存装置。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材料,但是石墨的理论比容量只有372 mAh/g,并且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和安全性的需求。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主要依赖于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亟需研究具有高比容量、循环性能好、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石墨材料相比,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铜等)具有更高的比容量,价格低廉,安全稳定性好,是实现高倍率、高容量、循环稳定的锂离子电池的潜在负极材料。但是,由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其电子导电率较差,并且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较大体积变化,导致材料粉体化,产生不可逆容量损失,影响电池的首次库仑效率、倍率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目前改善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性能的主要方法有材料纳米化以及与碳材料复合。构筑过渡金属氧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一方面能够提供导电基质,有效改善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性差的不足,另外一方面可以作为缓冲介质,有效缓解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体积变化导致的容量衰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作为反应介质和碳源,以四水醋酸锰作为氧化锰前驱体,将醋酸锰与丙烯酸酯单体在分子水平均匀混合,进而结合可见光引发聚合,通过氩气气氛煅烧,制备了形貌可控,不同氧化锰纳米粒子含量的氧化锰/碳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与纯碳材料相比,氧化锰/碳复合材料的质量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振实密度以及体积比容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2)采用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作为反应介质和碳源,以钛酸四异丙酯(TTIP)作为二氧化钛前驱体,将钛酸四异丙酯与丙烯酸酯单体在分子水平均匀混合,进而结合可见光引发聚合,通过氩气气氛煅烧,制备含有超小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并且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在碳基质中均匀分散,不同二氧化钛含量的二氧化钛/碳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复合材料锂电性能与二氧化钛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有关。当二氧化钛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42%时,二氧化钛/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首次库伦效率等性能最佳,并且复合材料的振实密度和体积比容量得到有效提高。  (3)进一步将此方法应用到稀土氧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以及稀土氧化物/锡/碳纳米复合材料,针对这两种复合材料的合成、结构形貌调控、以及锂电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了四种Cu-Ni-Si基合金成分,运用光学金相分析(OM),透射电镜(TEM),电子束微区分析(EDAX),X射线能谱分析等多种分析和测试手段,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合金的组织以及第二相的
传统方法制备的三向石英复合材料,烧结温度高、纤维损伤严重、材料抗热冲击和透波性能己无法满足高马赫数飞行器的要求,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制备技术。化学气相沉积(CVD)氧化硅具
好技术好疗效还需好营销不管你是否懂医,不管你是否有经验,你都可以利用一套不为人知的营销方法和策略,加上我们技术和产品独特的功效,仅用一年时间,就能实现10万-100万的盈
发展高效的离子交换纤维及其应用技术是当前功能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课题,一直是全球分离材料研发领域的一大热点,其不仅需要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还需要具备超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两种碳材料,由于这两种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电学、光学和热力学性能,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而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采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制
本论文通过在聚酰胺链段中引入分子量不同的PEG合成了一系列低熔点改性共聚酰胺通过改变聚合反应条件(如PEG相对分子质量、PEG加入量、催化剂用量等),得到性能不同的共聚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