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股权融资成为了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最主要方式,然而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严重分离,国有上市企业委托代理冲突无法根本上解决,股权融资目标容易发生偏离,市场融资功能被极大削弱。
本文研究的是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和选择融资方式的动因,在对中国的融资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后,重点选择了近年来逐步被不少国有企业使用的分离债融资方式进行了研究。本文重点针对国有企业的经济属性,对分离债的融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在阐述分离债的概念、发展以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一直以来在央企的工作经历,选取了中化国际发行分离债融资作为研究案例,并对目前已经发行分离债融资的21家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比照分析,结合中国国情,运用案例、图表、数理分析和逻辑判断等研究方法,研究发行分离债的融资成本构成,对比其他融资方式后得出分离债融资成本较低,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冲突,在适合的发行和行权时机配合下,实现连续融资功能和融资规模的放大,从而得出国有企业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内在和外在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