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J商业银行代理类中间业务中的应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2016年年报显示,五大行净利润增速同比低于上年,特别是中国银行利润出现了负增长,该现象引发了社会关注。由于经济出现下滑趋势且国际竞争加剧,多数银行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尝试开拓新的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正逐渐成长为银行新的关键利润增长点。具体来说,中间业务运营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分配较为困难,成为银行成本管理的巨大障碍。银行中间业务中,间接成本占比较大,因此运用作用成本法非常必要。J银行是该地区历史最悠久、网点最密集、业务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代理类业务作为J银行中间业务的核心,依托自身优势为J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J银行代理类中间业务为例,提出应用以流程和作业分析为基础的作业成本法来进行银行中间业务间接成本的计算分配。本文基于对J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银行存在成本管理意识薄弱、中间业务成本核算笼统、成本信息分析滞后和缺乏强大的成本管理系统的问题,提出要在J银行应用作业成本法来对代理类中间业务的间接成本进行分配和计算。本文依据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一般步驟并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具体的成本核算方案,按照确认资源划分资源成本库、确认业务流程和作业、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和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顺序来实现对银行代理类中间业务间接成本的科学分配。最后,本文对在J银行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效果做出了预测并提出了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保障措施。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我国将作业成本法应用到金融服务业中的研究不多,但因银行中间业务间接费用比重较大,同样适用作业成本法。同时作业成本法更能从管理的角度为决策者提供新思路,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有效支持银行的产品和市场定位决策。虽然国内目前还没有商业银行成功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实例,但从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和优越性可以看出,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中引入作业成本法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2011年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
在校企业合作背景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工作站的建立与使用,既是教育部改革高职教育的具体措施,也是实施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的重要举措。2Y-作站的良好运作,要求教师明确进
2011年6月26日,由工信部、财政部共同主办的“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成果汇报展示会在北京举办。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电子发展基金将适应产业转型
目的观察rt-PA静脉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末的认知功能,分析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rt-PA静脉溶栓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观察金华市中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集的首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