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研究与实践借鉴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影响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各项因素,并根据所得结论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实践借鉴。文中在进行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研究时,兼顾跨国公司本身的“推力”作用和我国省市特殊的“吸力”作用,并建立相关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往往可以追溯到研发的竞争,在研发产业已经变得至关重要的情形下,跨国公司在中国逐年增加的R&D投资一方面为中国研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对于外资的依赖性、人才的流失以及挤占本土创新空间等,长此以往可能造成我国本土区域创新被动的不利局面。研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也要有长远的规划。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各区域的发展现状,对如何应对在华外资研发机构的冲击并进而培育自己的创新体系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尤其是对西部地区如何更好地实现研发产业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构想,历经20余年的发展,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区之一,在对外贸易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加速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信用的中介和金融的核心,融资渠道开拓、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形成与效率提高,都与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上的业务相关。我国债券市场发展
中国股市实现全流通后,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股票市场的市值、流通股市值、交易量都成倍放大,股改后,非流通股股东要履行股改时对中小股东作出承诺,资本市场上并购增多,控股股
2009年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正式启动,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创业板的开设,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至此,中国资本市场形成了主板-中小企业